9月22日夜间,受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外围云系影响,桂东县风雨渐强。在此防台风的关键时刻,桂东县气象局值班人员在实时监测中发现,一地处偏远的区域自动气象站传回的雨量数据出现异常。该站点的数据对于精准研判台风带来的降雨强度、落区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防灾减灾决策。
险情就是命令。为确保在台风“桦加沙”影响期间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桂东县气象局局长何浩辉当即决定,连夜带队前往现场进行故障排查。他与装备保障人员崔进一道,冒着夜色和渐密的雨势,驱车赶往数十公里外的异常站点。
抵达现场后,何浩辉与崔进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他们首先对雨量传感器进行了细致的校准,排除了设备自身精度偏差的可能;随后,他们对站点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检查,清理可能遮挡或影响采集的杂物、枝叶,确保观测环境符合标准。为进一步验证数据的真实性,他们还找到南华村驻村镇干部朱晨东,仔细询问了当地实际的降雨情况,将仪器数据与民众的直观感受进行交叉比对。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反复检查与核实,通过回看雷达回波数据、设备校准、环境清理、实地询证等多种手段的综合研判,保障小组最终确认:该区域站的雨量采集设备运行正常,此前传回的数据真实反映了当地的降雨实况。一场关于数据准确性的警报得以解除。
“数据准确是我们的生命线,尤其是在台风这种极端天气过程中,每一个数据都牵动着防灾减灾的神经。我们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桂东县气象局局长何浩辉在返程途中表示。此次深夜紧急排险,不仅保障了气象监测网络的稳定运行,也为桂东县科学应对台风“桦加沙”、顺利度过此次强风雨过程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风雨中,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气象人的责任与担当。(图片由何浩辉提供)
装备保障人员崔进正在标校雨量传感器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