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铁路客货两旺书写共赢新篇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30 17:5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30 17: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钢铁巨龙跨山河,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以来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注脚。累计开行旅客列车超8万列、发送旅客超5900万人次,货物列车突破6万列、货运量超6760万吨的亮眼数据,彰显着这条“黄金通道”在实现互联互通、带动区域经济、促进兴边富民中的核心价值。

客货两旺铺就互联互通快车道。中老铁路以硬联通破解地理阻隔,构建起高效便捷的跨境通道。货运领域,跨境货物列车从开通初期每日2列增至常态18列,运输网络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3300余种商品通过铁路流转,实现中欧班列与东盟市场无缝衔接。客运方面,国际旅客列车增至4列,跨境旅客超58万人次,覆盖115个国家和地区,出入境人数峰值较初期增长3倍多。从“澜湄快线”的高效运货到“象往号”的文旅穿行,铁路部门通过优化开行方案、完善支付与售票服务,让“从通到畅、从畅到快”成为现实,架起区域联通的坚实桥梁。

客货两旺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这条铁路不仅是运输通道,更升级为经济枢纽。货运端,云南果蔬出口连续3年同比增长40%~60%,东南亚热带水果运量激增,榴莲同比增长超80%,让民众实现“热带水果自由”。“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新模式将老挝至欧洲运输时间缩短至15天,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推动沿线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升级。客运端,每月发送旅客从60万人次增至160万人次以上,“坐着火车游云南”等特色线路激活旅游经济,中老铁路中国段与老挝段客运量同步攀升,形成客货联动的经济增长极,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客货两旺绘就兴边富民新图景。中老铁路带来的红利沿着铁轨渗透到沿线每一寸土地。在中国云南,农产品借铁路走出大山、走向东盟,特色产业迎来发展契机;在老挝,这条铁路结束了其境内无现代化铁路的历史,推动其从“陆锁国”向“陆联国”转变。老挝段旅客列车从单日4列增至18列,260万人次的年发送量背后是民生改善的鲜活实践。磨憨站的人民币支取服务、多语种购票通道等便民举措,让边境群众出行更顺畅,跨境贸易更便捷。铁路带来的就业岗位与产业机遇,正让兴边富民的愿景转化为沿线民众的获得感。

中老铁路的滚滚车轮,承载的是货物往来,传递的是民心相通。从设施联通到经济融合,从贸易畅通到民生改善,这条钢铁纽带正持续释放“黄金效应”,为区域合作共赢写下更精彩的篇章。(文字:向攀 漫画:栗也茹)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