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澜沧号”动车组平稳穿梭于中老两国的山川之间,一组亮眼数据勾勒出这条跨境铁路的发展轨迹:截至9月20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超8万列,发送旅客超5900万人次,58万跨境旅客与115个国家的身影,见证着它从交通线到“黄金通道”的蜕变。中老铁路用“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的实践,书写了区域互联互通与共同发展的生动答卷。
客流旺势:跨境出行的“幸福线”
2023年4月13日,昆明南至万象国际旅客列车的双向开行,为跨境出行按下“加速键”。两年来,这条线路客流量持续增长:全线月发送旅客从开通初期60万人次跃升至160万人次以上,国内段单日客车从8列增至86列,老挝段从4列增至18列,跨境旅客席位也从每日250个扩容至420个,出入境人数峰值突破1300人次。
这份热度背后,是服务升级的精准支撑。“星光·澜湄号”“象往号”等特色旅游列车串起沿线风景,国际旅客购票专窗、境外银行卡支付、多证件购票等便利措施落地见效。从中国游客探秘琅勃拉邦古城,到东南亚旅客畅游西双版纳,铁路正让“跨境游”从愿景变为日常,今年东盟国家赴西双版纳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已超2.5倍。
货运突破:经贸往来的“大动脉”
中老铁路的价值,更在货畅其流中愈发凸显。截至2025年9月,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19个国家和地区,商品种类从开通初期的500余种激增至3600多种,进出口货物总量突破1500万吨,货值超653亿元。泰国榴莲26小时直达昆明,运输成本与损耗大幅降低。云南鲜花与机电产品则借铁路远销东南亚,形成双向奔赴的贸易格局。
为应对货运旺季的“甜蜜烦恼”,通关流程不断优化,磨憨口岸货物交接量常态化保持每日18列。货运量实现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
发展赋能:沿线振兴的“加速器”
铁路延伸之处,便是发展活力涌动之地。对老挝而言,这条铁路不仅让琅勃拉邦到万象的旅程从十多小时缩至两小时,更催生了新的就业与产业机遇——让老挝青年实现异地就职,榴莲等作物也借铁路走向国际市场。在中国云南,普洱依托铁路建成咖啡产业链,西双版纳形成跨境旅游经济圈。
从“担心没人坐”到“车票抢不到”,从“无货可运”到“货满为患”,中老铁路的蜕变回应了所有期待。飞驰的列车没有终点,合作的故事仍在续写。中老铁路这趟“幸福列车”,正带着沿线民众的期盼,驶向更广阔的发展未来。(文:王羽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