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崇礼,椒香四溢。9月19日至21日,北方冷凉蔬菜河北片区高质量发展研讨暨首届“崇礼彩椒大会”在崇礼区富龙四季小镇开幕。
本次大会以“科技赋能冷凉蔬菜、品牌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由省农林科学院、崇礼区政府共同主办,并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省农业农村厅、中国蔬菜协会等多家单位支持。国家大宗蔬菜产业体系专家及省蔬菜产业体系专家、京津冀科研院校、种业企业代表,张家口、承德等冷凉蔬菜主产区政府、主管部门及新型经营主体代表共计150余人参会,共探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作为全国最大的越夏彩椒生产基地,崇礼凭借独特冷凉气候优势,孕育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崇礼彩椒”。目前,当地彩椒年产量达21.5万吨,占据全国夏季彩椒市场“半壁江山”,不仅覆盖京津沪粤等国内核心市场,更远销中国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成为冀北农民增收的核心支柱产业。
本次大会以“科技赋能冷凉蔬菜、品牌引领乡村振兴” 为主题,打造成果展示、学术交流、产销对接“三位一体” 高端平台,亮点纷呈。活动期间,9月19日率先开展 “十大菜王”评选,“菜王”评选活动吸引全省7个地市30余家生产经营主体选送近200个品种参与角逐,经专家从外观、口感、糖度等维度综合评审,最终评选出“黄彩椒大王”“红彩椒大王”“水果椒大王”“口感番茄大王”等2025年冷凉蔬菜“菜王”。崇礼区万家乐蔬菜有限公司、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分别摘得黄彩椒、红彩椒“大王”称号;崇礼区益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与丰平蔬菜专业合作社并列“水果椒大王”;丰宁满族自治县秋航种植专业合作社、昌达农业有限公司及崇礼莓好庄园、固安硕依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也分别斩获螺丝椒、胡萝卜、草莓、口感番茄等品类殊荣。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王旗宣读获奖名单。
9月20日开幕式上,崇礼区进行产业推介,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宣读获奖名单,相关领导致辞鼓劲,现场为“菜王”颁发证书,中国建设银行张家口分行、中国银行张家口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崇礼支行与崇礼区农业农村局签署战略协议,多家银行现场推介惠农金融产品,并举行合作签约与项目启动仪式。
大会同期举办多项特色活动,全面展示产业创新成果。现场设置多个展区,系统呈现冷凉蔬菜产业“品种—技术—装备”全链条成果:崇礼彩椒展区集中展示红彩椒、黄彩椒、水果椒等优质品种;特色优势产品展区汇聚张承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院区科技成果展区展示省农林科学院与崇礼区的合作研发成果;智慧装备展区亮相多款专用机械;品鉴区则让嘉宾实地体验“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鲜风味。
同日下午,7 位行业专家围绕蔬菜产业趋势、设施农业政策、品牌打造、农文旅融合、有机蔬菜等主题作专题报告,分享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范凤翠表示,河北省发展冷凉蔬菜具有得天独厚优势,近年来,河北省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依托高海拔、冷凉气候、昼夜温差大等资源禀赋和气候特点,加速推动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绿色、有机、健康的农产品走向京津、走向国内国际大市场,目前已形成以崇礼彩椒、沽源西兰花等地域特色冷凉蔬菜产业。当前蔬菜产业正从“数量保障”向“质量提升、品牌增值”加速转型,需要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效融合,助力蔬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农文旅融合拓宽产业价值空间,让蔬菜产业不仅能满足“菜篮子”需求,更能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增长点。
9月21日,参会代表实地观摩万家乐蔬菜基地、莓好庄园、崇裕富龙等生产基地,直观感受冷凉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况。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张铁龙在大会上强调,冷凉蔬菜是河北农业的“特色名片”,此次大会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下一步,该院将深化院区合作,启动“北方冷凉蔬菜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谋划打造国家级育苗产业集群,探索 AI、大数据在农业中的应用,力争将崇礼建成全国冷凉蔬菜科技创新、数字农业示范、品牌农业引领 “三大高地”。
此次大会不仅集中展示了我国冷凉蔬菜产业发展成就与河北片区特色优势,更通过“科技+品牌+产销”联动,有效促进崇礼农产品协作。未来,随着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河北冷凉蔬菜”金字招牌将愈发鲜亮,持续为农民增收、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为冷凉地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图片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范风翠 贾宋楠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