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全球智慧 推进产才融合,杭州国际人才大会集中展示科创生态与发展机遇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9 17: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9 17: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开放融合杭州,创新活力之城。9月28日,一场汇聚全球智慧、链接产业与人才的重要活动——杭州科技创新环境、人才生态推介和招聘对接会启幕。

功以才成,业由才兴。近年来,杭州深入实施创新强市人才强市首位战略,连续15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城市与人才共同成长、相互成就”的美好愿景,已成为创新活力之城和人才生态最优市的生动实践。

作为2025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的组成部分,本场活动涵盖“杭州科技创新环境与人才生态推介、高层次人才招聘会、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海外人才项目路演”四大板块,并设立外国专家组织展区,形成“推介+招聘+对接+路演”四位一体的融合模式。

本场活动集中展示了杭州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产业政策与人才生态,旨在打造一个务实、高效、开放、国际化的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助推杭州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

一次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联动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人才引领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在海外人才项目对接区,来自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名海外人才带来了科创项目,涵盖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现代医疗与服务、人形机器人等20多个领域。

近年来,中国有关智慧物流和自动驾驶的政策逐渐增多和完善,为自动驾驶末端配送的研发和商业落地提供了场景支撑。来自新加坡的张元卓和导师罗睿康首次来杭参加项目对接,带来了车路云一体化物流运输平台项目。

“我们的优势是基于车路协同的末端配送技术,通过AGV(自动搬运车)毫米波探测技术和园区服务器建设,以深度学习算法预判不同地点的配送需求,科学调配AGV,从而提升末端配送效率,并大幅降低车辆的制造成本。”该项目已在南洋理工大学内完成超1000小时、2500公里的测试。对接开始不久,张元卓先后与来自杭州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杭州钱塘智慧城的参展代表等进行了洽谈。

作为海外代表,在瑞典发展的刘博凯通过海外中国学联组织获知了本场项目对接,带来了“折叠建筑——智能工业新建筑3.0”项目。

“随着新材料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希望建筑也能‘自主思考、自行移动’,打造可快速展开、自动折叠、灵活部署的创新建筑单元。”项目已完成原型设计与实验验证,确立了技术可行性和商业潜力,并获得瑞典科研资金的初步支持。“希望在杭州与更多投资者开展交流,在充分展示项目的同时,找到更多落地的可能性。”

海外人才项目路演活动中,新一代免疫检测平台、云行者科技数字游民平台项目等10余个精选项目依次登台展示,涉及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先进制造业等产业方向,引起在场投资机构与企业代表的关注。

健康的创新创业生态,离不开“项目能成长、资本敢投入、落地有保障”的核心。周先生代表一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参加了活动,尤其关注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的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落地能力。在现场,他与几位项目负责人交换了联系方式,“本场项目聚焦‘硬科技’与‘新赛道’。很多项目拥有明确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和市场落地路径。后续我将持续关注并参与在杭项目对接。”

一扇展示城市魅力和引才诚意的窗口

当前,杭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越的环境、更加精准的服务,加快建设全球人才蓄水池和新高地。

本次“四合一”对接会既是一次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联动,更向国内外展示了杭州的城市魅力与引才诚意。借助活动,杭州让更多海内外人才看到多元开放、融合发展的良好人才生态。

大会期间举行的高层次人才招聘会,汇聚了300余家杭州重点企事业单位,其中包括海康威视、吉利集团等龙头企业,西湖大学、国科大杭研院等高能级科研机构,宇树科技、群核科技等科创企业。这些用人单位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提供6000余个岗位,吸引众多海内外求职者驻足洽谈。

“今天接触了很多高能级研发机构,这些平台的科研能力很强,我自身专业和杭州的产业发展方向深度契合,因此投了不少简历。”日本静冈大学材料能源专业博士姚方勃感慨,对于人才而言,杭州像汪洋大海,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是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

作为杭州新锐科创企业,宇树科技的展位前排着长队,企业招聘负责人说:“我们对研发类岗位人才需求最大,比如结构设计、嵌入式软件算法方面,今天收到的简历专业匹配度很高。”

浙江大学、天津大学、芝加哥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史昱锋一上午收到三十多份有效简历。他表示,研究院对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大。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层次人才是创新驱动的关键力量。杭州借助大会,以更大的改革力度和创新举措激发人才活力。

推动人才有序流动共享,促进教科人一体发展。当天,杭州科技创新环境与人才生态推介活动上,杭州首批“三位一体 两新融合”人才发展创新单元一一展示。

西湖区“空天信息”创新单元、滨江区“具身智能”创新单元、萧山区“人工智能+医疗”创新单元、余杭区“人工智能+”创新单元、临平区“数字时尚”创新单元、钱塘区“生物医药”创新单元,分别介绍了各具特色的人才政策与创新生态,展示了杭州在人才教育科技一体化发展新路径的探索和实践。

未来,杭州将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为主要支撑,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变量,以打造最优创新生态为重要基础,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深度融合创新力量,奋力建设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图片由杭州市委人才办 宋媛 杭州市人力社保局 傅绍权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