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晋江经济开发区创新开展“亮身份、亮岗位、亮作为”活动,助力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9 17: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9 17: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组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党建强、发展强”目标,针对非公企业党建中存在的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突出问题,自2025年起创新实施非公党员“亮身份、亮岗位、亮作为”(以下简称“三亮”)行动。选取党建基础扎实、企业规模适中、业主支持度高的冠达星集团作为首个试点单位,通过系统化设计、机制化推进、实效化运作,推动党员从“隐形”到“显形”、从“被动”到“主动”,实现非公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运转”深化,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一、“亮”在身份,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

开发区管委会党组坚持把“亮身份”作为激活党员意识的基础环节,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党员的政治认同和组织归属,让党员在企业中有存在感、在群众中有辨识度。

一是规范佩戴党徽,强化身份认同。明确要求全体党员在上班期间、参加组织生活及重要活动时规范佩戴党员徽章,每月由党支部组织专项检查并进行通报,推动党员身份“视觉化”成为常态。冠达星集团20名党员全部落实佩戴要求,党员意识显著增强。

二是设立党员先锋岗,突出示范效应。在党员工位统一设置“党员先锋岗”标识牌,公开党员姓名、岗位职务和“一句话承诺”,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和群众监督意识。试点首月,党员共提出承诺事项63条,完成61条,完成率达96.8%,党员履职从“软约束”转向“硬要求”。

三是创新身份展示,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党员在会议发言、对外接待等场合主动亮明身份,在个人名片上加印“党员”标识,开展集体活动时统一穿着印有“冠达星党员”字样的马甲,营造“党员在身边、榜样在眼前”的生动局面,有效增强党员荣誉感和归属感。

二、“亮”在岗位,推动责任具体化与可视化

开发区管委会党组以“亮岗位”为抓手,推动党员岗位职责公开化、承诺具体化、考核常态化,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一是制定岗位承诺,推动责任落地。党员每月初结合岗位职责和重点任务,制定《党员岗位承诺书》,明确至少3项核心工作目标、任务举措和完成时限,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在部门内部和公示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一人一诺、一月一评”的责任机制。

二是建立践诺考评,强化过程管理。党支部联合人力资源部门每月对党员践诺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建立“月度小结、季度点评、年度总评”的闭环管理体系,推动党员履职从“模糊要求”变为“量化指标”,确保承诺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是聚焦攻坚克难,彰显担当实效。围绕生产经营、技术革新、团队建设等七个方面,明确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路径和行为规范,引导党员在关键岗位、重点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

三、“亮”在作为,彰显先锋模范作用实效

开发区管委会党组坚持以实效为导向,引导党员在企业发展中挑大梁、当主力、作贡献,真正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一是提升生产经营效能。在制造环节,党员带头钻研生产工艺、优化操作流程,推动产线效率提升15%,产品合格率提高12%;在业务岗位,党员主动锚定高目标,牵头制定精准攻坚计划,带动团队业绩提升18%,有效破解效率瓶颈和发展难题。

二是激发技术创新活力。设立党员合理化建议专项奖励机制,对提出并被采纳的合理化建议,按增效金额给予100-10000元不等的奖励,推动党员在技术攻关、流程优化中主动作为。试点以来,党员牵头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多项生产难点,企业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三是强化人才培育功能。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对推荐引进优秀人才、协助带教留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党员分别给予300-1000元奖励,形成“党员带群众、骨干带新人”的良性循环,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实”在机制,构建闭环管理与长效激励

开发区管委会党组注重通过机制创新保障“三亮”行动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推进、评价激励和结果运用体系。

一是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制定《党员“三亮”行动评价表》,设置身份亮明、岗位履职、作用发挥3大评价项目,细化26项具体评价内容,明确评分标准和奖励金额,实行月度考评与年度总评相结合,确保评价客观公正、导向清晰。

二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整合荣誉激励、发展激励和物质激励,对考评优秀党员通报表扬并颁发奖金,在岗位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予以优先考虑;首月累计发放奖励10900元,有效激发党员参与热情和创先争优意识。

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三亮”考评结果与党员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培训资源等直接挂钩,对考评不理想的党员由党支部书记开展谈心谈话,帮助改进提升;将试点成效纳入非公企业党组织年度考核,对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经费补助,形成“党建强、发展强”的良性互动。

五、“融”在发展,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通过“三亮”机制的有序推进,开发区管委会党组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企业治理、生产经营和队伍建设,实现党建与发展互促共进、同频共振。

一是党建与发展深度融合。党员主动收集并推动解决员工关切问题,如设立“意见反馈箱”“管理层倾听日”,后勤岗党员靠前解决安全生产、员工食宿、物料调配等问题,员工满意度超98分,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党建成效直接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是组织与个体协同赋能。党支部副书记郑辉琴获评晋江市级新兴领域党群工作者“先锋导师”,党员积极参与“志愿送清凉”等主题党日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外部形象,形成“组织有力量、党员有作为、企业有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是试点与推广有序衔接。通过冠达星集团试点,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三亮”工作规范和组织流程,为开发区下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全域覆盖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制度基础。

晋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党组通过“三亮”行动的创新实践,有效激活了非公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同步提升。下一步,开发区将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更多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三亮”行动,并将“三亮”行动与“红色勤务员3.0”行动有机衔接,形成党建引领发展的叠加效应,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示范注入强劲红色动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