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 | 天津市武清区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圆满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8 17:1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8 17: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秋九月,风拂稻浪,果缀枝头,武清的乡野大地满溢丰收的芬芳,这是耕耘的馈赠,也是新农人的荣光。

9月25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天津市武清区 2025 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武清运河传奇公园怡心广场盛大启幕,广大农民广大农民朋友和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庆丰年、共享喜悦,在科技感十足、文化味浓郁、烟火气满满的庆典活动中,触摸武清农业的新脉动,传递乡村振兴的新喜悦。

循农本、兴科技、促融合

这是振兴的沃土

这是奋进的武清

盛典启幕 | 鼓乐喧天,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活动在气势恢宏的开场大鼓表演中正式拉开帷幕。现场,与会领导与农民代表共同放飞象征希望与丰收的彩色气球,将启动仪式推向高潮,寓意武清乡村振兴事业蓬勃向上。

实力亮眼 | 数据飘红,“福运武清”品牌出圈

丰收的喜悦,源自实实在在的成果。2025年上半年,武清区农业总产值达34.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74元,增速6.1%,位居全市前列。更令人振奋的是,“福运武清都市农业公园” 成功获认证为全国最大都市农业公园,并高票入选“京津冀区域公用品牌50强”第二名,武清农业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科技赋能 | 智慧农业,“新农人”种出“丰收果”

丰收的背后,是科技的强力支撑。作为全市唯一的“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武清区通过尚农智谷科技园、23个教授工作站和科技小院等平台,让“科技兴农”从口号变为现实。故事讲述《小院大作为,智谷展新篇》生动展现了“新农人”运用数字技术、智能装备耕耘沃土的精彩故事。

文化韵动 | 好戏连台,演绎乡村多彩新生活

节庆舞台同样精彩纷呈。原创群口快板 《快板一打说品牌,福运武清共富路》 以朗朗上口的韵律,将“小鼠刨刨”蜜薯、“小鹊登枝”番茄、“小熊掰掰”鲜食玉米等33个“津农精品”编入唱词,生动道出武清品牌农业的蓬勃生机。舞台情景剧《运河畔・丰收乐》则深情演绎了北运河两岸的丰收盛景,成为武清区农商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此外,农业集团副总经理陶景艳现场推介了精心打造的4条农文旅特色路线,为市民游客深度体验武清春夏秋冬农耕文化、休闲景观提供了实用指南。

项目聚力 | 六轮签约,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

推动产业升级,关键在项目落地。本次活动安排了六轮重点项目签约,涵盖科技赋能、种业振兴、数字农业、农文旅融合等领域,包括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集团合作、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落户、津北小仙兽亲子乐园等12个优质项目,为武清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文旅融合 | 趣玩运河,沉浸式体验丰收乐趣

节庆期间,运河传奇公园变身大型丰收乐园。主会场旁,30个主题展位集结了29个镇街和武清果蔬协会的优质农产品,“小兔拔拔”萝卜、“小猴摘摘”鲜桃、“小龙翠翠”鲜蔬等33个“津农精品” 吸引游客们边尝边买,满载而归。园区内设置的特色打卡点、萌宠乐园、丛林魔网、房车营地等互动体验区,更是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的完美融合。

此次丰收节既是武清农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推动城乡融合、激活消费活力的重要平台。未来,天津市武清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升级版,奋力谱写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图片由孔嘉琪、赵悦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