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献县,一位身着警服的“中国好人”,用十七年的执着与坚守,将一颗公益初心化为六百余次温暖的行动。献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高丽娜,这位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省三八红旗手”等众多荣誉的政法工作者,她的故事里不仅有雷霆办案的坚毅,更有一段润物无声的爱心传奇。
献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 献县阳光爱心社发起人高丽娜。
故事始于2008年,高丽娜创建了一个名为“献县阳光爱心”的QQ群,最初的成员只有十几人。谁也没想到,这颗小小的爱心种子,会在此后十余年间茁壮成长为拥有近千名志愿者的成熟公益组织。据统计,17年来,献县阳光爱心社共策划开展公益活动600余次,资助大、中、小学优秀贫困学生超2000名,慰问贫困家庭500多户,捐出善款200余万元。从本地的田间地头,到保定涞源、石家庄赞皇的深山之中,乃至千里之外的甘肃山区,都留下了爱心社成员传递温暖的足迹,累计为贫困地区送去新旧衣物近两万件。
辉煌的数字背后,是高尚的个人选择与家庭支持。为了维持爱心社初期的运营,高丽娜总是穿着廉价的衣物,将个人收入持续投入公益项目。她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了家人:婆婆主动承担家务以示支持,儿子在大学期间也成为爱心社的志愿者。更令人动容的是,在她母亲患病期间,家人为了不影响她的救助工作,选择了隐瞒病情。这份无私的付出,经媒体报道后,形成了“受助者反哺爱心社”的良性循环,多名曾受资助的学生在毕业后,主动选择加入志愿者行列,将这份爱心接力传递。
高丽娜的公益之心,与她作为一名公安民警职业身份深度融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道德实践。她将公安职业经验融入公益实践,在调解纠纷案件时,常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甚至自费搭钱搭物促成和解,展现了新时代警察的柔情与担当。在她的感召下,累计有400余名公安系统人员参与到帮扶活动中。2023年3月,作为“巾帼劳模进校园”的宣讲人,她不仅通过案例强调法治教育,更结合爱心社的真实救助经历,生动阐释了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法治与善良的种子。
因在公益和公安工作中的突出贡献,高丽娜屡获殊荣:她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河北百名百姓雷锋”,荣获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人民警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并荣立省公安厅个人二等功。然而,对于高丽娜而言,比奖牌更厚重的是群众的口碑,比荣誉更闪亮的是不变的初心。这十八年的爱心长跑,正是一名共产党员、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生动写照。(图片由冯庆伟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