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焕新记:小店变身,点亮乡村“暖心驿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5 15:1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5 15: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清晨,薄雾还未散尽,郧西县关防乡沙沟村村口,那盏旧路灯下的小卖部已经开门了。店主何大姐麻利地整理着货架。这家开了多年的小卖部,在最近两年迎来了大变化,成了村里游客离不开的“暖心站”。

客流多了,老店得变样

沙沟村藏在郧西县西北部的群山里,风景好,但过去交通不便。何大姐守着这家小卖部,货架旧,东西少,来的都是老邻居。“日子过得安稳,但没啥大动静。”何大姐回忆道。

变化从2023年开始。来沙沟村看山看水的自驾游客越来越多,路上车来车往。看着陌生的面孔,何大姐心里琢磨开了:“村里热闹是好事,可我这小店还是老样子,人家游客来了买啥?得变一变!”

“守着老法子不行了!”何大姐下了决心。郧西县局(营销部)的客户经理指导何大姐学起了新东西:怎么用收银机看库存、分析哪些货好卖,还建起了微信群。“以前就晓得进货卖货,现在得学着看数据,用手机吆喝。”她笑着说。现在不光服务老邻居,游客也能在小店预订特产、问路线,甚至寄递东西。

学了就用。小店很快变了样:新招牌亮堂堂,货架摆得整整齐齐,商品分门别类,除了日用品,本地的蜂蜜、山核桃、特色零食这些土特产也多了起来。店里亮堂了,人气也更旺了。

小店全貌

老屋不空着,改成游客的“家”

小店变好了,何大姐又发现了新问题:不少游客喜欢沙沟,想多住几天,可村里能住的地方不多。“咱家那几间老屋空着也是空着,收拾出来给游客住多好!”她想到了就开始干。

何大姐把自家闲置的屋子拾掇出来,改造成了有“家乡味”的特色民宿。她还主动找村里其他几家民宿和农家乐商量,一起干,互相引流,把自己的小卖部升级成了“乡俗民宿——便民服务站”。游客在这里不仅能买到地道的山货,还能在何大姐的小店歇歇脚。

“现在可不一样喽!”何大姐脸上满是笑容,“不光村里人来,游客逛完景点,也爱来我这转转,买点特产,聊聊咱沙沟。”为了打造浓厚的旅游氛围,她在店里弄了面“留言墙”。才一年,墙上就贴了百来张五颜六色的便利贴,最上面那张写着:“沙沟风景美如画,乡里乡亲情意浓。”

民宿内部会客厅

亮到深夜的灯,暖了游客的心

何大姐的小店加民宿,成了农村小店探索“小店+民宿+文旅”的新路子。生意好了,更重要的是,她成了游客了解沙沟、感受乡情的一个窗口。

民宿周边环境

“以前啊,就想着怎么把东西卖出去。”何大姐感慨,“现在不一样了,想着怎么让游客多待会儿,住得舒服,玩得开心,把沙沟记在心里。”这份心意,落在了行动上——她特意把小店关门时间从晚上7点延长到9点。“山里天黑的早,路上人少,店多开一会儿,他们也玩的安心。”小店那盏亮到深夜的灯,传递着大山里最朴实的温暖。(图片由梁天雄 庞明 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