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中秋来临之际,当大多数人沉浸团圆喜悦之时,城市的街角巷陌依然有无数奔跑的身影——外卖骑手争分夺秒地配送团圆宴席的餐食,快递小哥穿梭楼宇间传递饱含思念的礼物,网约车司机默默护送走亲访友的人们。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缺少的支撑力量,守护着节日的温馨与便捷。
9月15日至23日,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以“月圆西望·心愿圆满”为主题,开展了一场面向新就业群体的暖心服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征集,街道共收集并实现了众多快递员、外卖骑手等劳动者的“微心愿”,让这些终日奔波的“城市守护者”在佳节时分感受到别样的暖意与关怀。
(收集微心愿)
活动筹备期间,街道工作人员走进社区,与骑手、快递员等群体开展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心声。“整天在外面跑,陪她的时间太少了。孩子爱画画,我就想送她一盒多颜色的水彩笔。”外卖小哥许尔伟提到女儿时眼带笑意;骑手王和金腼腆地说:“每天跑单,手机电量根本不够,就希望有个充电宝套装。”快递员小哥王铎熹略带期待地讲:“天气快转凉了,我家的被套床单还没时间买新的咧。”这些朴实的心愿被一一记录,逐步成为美好的现实。
此外,街道还邀请因工作无法返乡的劳动者参加街道第二届员工幸福季活动,大家一起游园、参加健康跑、观看电影,营造浓浓的“家”节氛围。“平时赶着送件,今天能安静地看场电影,真的很暖。”快递员小张在活动现场感慨地说。不仅如此,西园街道还回应新就业群体在技能提升、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多元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了专业技能培训、政策咨询、传统节日体验、心理关怀及免费观影等一系列贴心服务,切实增强劳动者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传统节日体验)
(外卖员在暖心驿站休息)
除了帮助实现“微心愿”之外,近年来,街道还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等场所,陆续打造了28个“暖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临时休息、饮水、充电等一站式便民服务,让温暖触手可及。针对新就业群体“融入难、保障弱、进门难、带娃难”等现实痛点,街道创新推出“专业社工引领+工会服务支撑”双轮驱动模式,构建起“需求导向—多维服务—双向赋能”的完整闭环。例如,通过开展四季关怀活动、实施亲子守护计划和互助保障机制,切实提升群体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联动交警部门为骑手定制交通安全课,增强职业防护能力。“这样的课程太实用了,学到了很多安全技能,让我们送货路上更安心了。”外卖小哥杨帆说。
(交通安全课)
更值得关注的是,街道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社区治理合伙人”,充分发挥他们“走街串巷、进门入户”的职
业特点,组建“移动微网格”队伍,担任社区的“移动探头”和“流动宣传员”,及时上报安全隐患、公共设施损坏等问题。这不仅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响应速度与精准度,也增强了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职业认同,形成“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此次活动不仅为新就业群体送上节日的温暖,更搭建起他们融入社区、参与治理的桥梁。”西园街道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继续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推动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群体有成长、治理有成效”的共赢目标。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