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演唱会市场的加速成型,跨城观演已成为众多歌迷群体十分热衷的生活方式。然而,演唱会往往会持续到深夜才散场,这个时间段恰好是传统交通体系的“真空期”。面对返程难题,铁路部门创新服务模式,化身粉丝“后援团”,不仅化解了交通困境,更以温情服务搭建起城市与歌迷之间的情感桥梁,为文旅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场演出,撬动一座城市。9月,西南地区各类演出呈现爆发式增长,还有话剧、儿童剧等各类表演上百场,妥妥的文化盛宴。餐饮、住宿、超市的营业额翻倍增长,就连街边打印店的生意都异常火爆。还有不少粉丝为支持偶像,提前便来到成都,先到宽窄巷子、武侯祠等景点游玩,然后再前往演唱会现场体验音乐的魅力。一场演出,让城市动起来了、商家腰包鼓起来了、粉丝们满意度也提高了。
一张车票,告别奔赴烦恼。从“运输工具”到“精准服务”,铁路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演唱会时间、客流走向,科学调配运力,以“按需开行”的弹性模式,让歌迷彻底告别“人在囧途”的困境。在购票方面,铁路部门推出“专列预约+团体购票”模式,极大节省了抢票时间。即便是第二天需要上班的歌迷同样不必慌张,深夜歌迷专列完美实现看演出的自由。此外,列车上的粉丝签名墙、主题区,更是将奔赴氛围和体验做到了极致。可以看出,铁路与歌迷之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服务与被服务,而是一场充满温情的“双向奔赴”。
一趟专列,激活文旅经济。依托“八纵八横”铁路网,“歌迷专列”的开行,把演出、旅游、消费串联成线,织就出一条完整的“演唱会经济”产业链。就拿呼和浩特东开往包头的D6791次临时列车来说,包头是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草原布达拉宫”之称的五当召、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等众多历史遗迹。歌迷们在看演唱会之余,还能逛美景、尝美食、感受地道的风土人情。原本只是看演出的消费,一下延伸到了吃住行游多个方面。歌迷的选择多了,体验也更丰富。此外,这列充满主题创意的“歌迷专列”,更像一个流动的文化窗口,不断展示城市形象,提升知名度和吸引力,让更多人愿意来旅游、投资、创业。
“歌迷专列”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铁路部门在公共服务理念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努力。展望未来,期待铁路部门能够继续创新服务模式,为旅客带来更多惊喜与感动,让“歌迷”“银发”等更多专列成为连接美好生活的幸福桥梁。(郑力才、邓湫芸、唐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