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攻坚:新工具助力道岔尖轨高效更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3 14: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3 14: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遂宁工务营山线路车间在管内蓬安站24#道岔曲股尖轨更换作业中,首次应用自主研发的尖轨专用运轨器,成功破解传统转运难题,实现作业效率与安全双提升,为铁路轨道维护作业革新提供了“实战样本”。

此次尖轨更换作业,车间严格按照“安全高效、精准适配”原则,细化作业流程,全程凸显新工具核心优势:

前期准备阶段:作业组提前核对道岔曲股尖轨规格,将尖轨专用运轨器的“U型卡槽”与尖轨刨切结构精准对接。该卡槽依据尖轨尺寸定制,仅用60秒便完成适配,无需人工反复调节,省去传统工具繁琐的调试步骤,为作业节省宝贵时间。

(作业人员进行撬轨作业)

转运实施阶段:作业人员启动专用运轨器,卡槽与尖轨紧密贴合,彻底杜绝传统运轨器抓夹不牢、尖轨晃动偏移的问题。转运过程中,尖轨始终保持稳定,无磕碰损伤风险,4名作业人员协同操作即可完成转运,相较于传统方式减少2-4名人力投入。

(作业人员安设尖轨专用运轨器)

更换收尾阶段:因转运过程稳定高效,尖轨快速精准送达作业点位,后续安装环节无需修正尖轨损伤或调整位置,单次转运耗时仅10分钟,较传统方式的20分钟缩短50%,大幅压缩整体作业时长,确保线路快速恢复通行。

(作业人员使用尖轨专用运轨器进行运轨作业)

据车间副主任柏光强介绍,这款尖轨专用运轨器是车间针对传统运轨器工具适配性差的痛点研发而成——在原有抓夹臂位置加装钢板焊接的“U型卡槽”,可适配所有常用规格尖轨,且制作成本低、易维护,能长期循环使用。此次蓬安站作业中,新工具不仅解决了传统转运“耗人力、效率低、风险高”的弊端,更验证了其在现场复杂环境中的实用性,为后续同类道岔尖轨更换作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下一步,营山线路车间将持续深化工具革新与作业优化,以技术创新赋能轨道维护,全力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图片由樊渐诩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