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高新区泰和小学,“科技立校”的理念正以生动的实践,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二年级3班的“小小演说家”科学实验展示活动,便是这一理念的鲜活注脚。孩子们以讲台为实验室,以演说为桥梁,在动手操作与原理讲解中,让科学的魅力在校园里绽放。
小小实验台,绽放科学大精彩
每天中午,二年级3班的教室都会变身科学探索的乐园。讲台上,实验器材整齐排列,矿泉水瓶、牙签、小苏打、白醋等常见物品,在孩子们手中成为揭开科学奥秘的钥匙。
瞧,刘言蹊同学正在演示“立起来的牙签”实验。他将洗洁精加入清水中搅拌出泡沫,再把牙签放入其中,原本难以直立的牙签竟稳稳“站”了起来。他站在大屏幕前,清晰地讲解原理:“洗洁精泡沫提供了弹性支撑和平衡浮力,让牙签克服了重心不稳的问题。”台下同学围聚在实验桌旁,睁大眼睛观察,有的还忍不住伸手尝试,教室里充满了探索的热情。
凌子铭同学给大家展示的是“小苏打与白醋的化学反应”。他按照实验步骤,先在瓶中倒入白醋,再用纸槽将小苏打送入瓶内。瞬间,瓶中产生大量气泡,发出“滋滋”的声响。他引导大家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瓶壁,“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瓶子上部有点凉?这是因为化学反应吸收了热量哦。”专业的讲解、规范的操作,很难想象这出自二年级学生之手。
二、精心准备,让科学演说“有料又有趣”
为了让“小小演说家”活动真正成为科学启蒙的舞台,孩子们做足了功课。
实验筛选:他们从众多科学实验中,挑选出既安全易操作,又能直观展现科学原理的项目,如“会跳舞的盐”(声音振动原理)、“彩虹分身术”(光的折射)等,涵盖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
反复打磨:为确保实验成功,孩子们在家反复练习操作步骤,有的甚至练习了十几次。同时,他们把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儿歌、小故事,让同学们一听就懂。
互动设计:在演说中,他们会抛出“为什么盐会跳舞”“牙签怎么就立起来了”等问题,邀请同学参与讨论,让科学探索充满互动性。
班主任葛婷婷老师说:“孩子们的积极性超出预期,有的为了讲清楚实验原理,自己绘制实验示意图;有的怕实验失误,主动查阅资料优化步骤。”这种自主探索的精神,正是科学教育所追求的核心品质。
三、科学种子萌发,点亮成长之路
“小小演说家”科学实验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爱上了科学,更在多方面助力他们成长。
家长反馈:学生家长苏女士感慨:“孩子以前回家爱玩手机,现在一有空就拉着我做科学实验,还会像小老师一样给我讲解,科学兴趣和表达能力都提升了。”
校园影响:这一活动也在校园里引发了科学热潮,其他班级的孩子纷纷表示“也想参加科学演说”,学校科学社团的报名人数也大幅增加。
长远意义:在泰和小学“聚沙成塔,日新又新”的校训指引下,这些科学小实验如同点点星火,点燃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乃至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济南高新区泰和小学,“小小演说家”的科学实验之声还在继续。每一次实验演示,都是一次科学思维的锻炼;每一次原理讲解,都是一次科学精神的传递。这里的孩子们,正以稚嫩却坚定的步伐,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让科技立校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结出创新的果实。(图片由济南高新区泰和小学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