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一案例入选《河南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名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2 16:0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2 16: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河南省文旅厅公示“河南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淇县《纵横云梦——淇县鬼谷子传说非遗活化的文旅融合创新实践》案例入选。近年来,淇县积极打造“封神之地·古都朝歌”品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省级非遗项目——鬼谷子传说在云梦山景区动态传承、创新活化,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挖特色资源,筑牢融合根基。围绕云梦山景区 “鬼谷子文化发源地”的核心定位,系统梳理鬼谷子传说相关非遗资源,将这一承载着谋略智慧、历史典故的非遗项目,与景区“鬼谷子隐居讲学”的文化内涵深度绑定,为文旅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体验形式,打造多元场景。聚焦游客“沉浸式体验”需求,在景区内构建多元化非遗展示与互动场景。一方面,在景区设立非遗展示馆、非遗店铺,陈列鬼谷子传说相关书籍、民间故事绘本,售卖相关文创产品;推出《调师离位》情景剧,让游客在行走间近距离感受鬼谷子传说的文化魅力;另一方面,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活动,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景区与游客互动体验,游客可扮演“鬼谷子弟子”参与情景互动,在互动中深入了解传说内涵,既提高了游客的参与感与获得感,也让鬼谷子传说这一非遗项目在趣味互动中实现活态传承。

强化协同合作,推动非遗融入旅游全链条。推出鬼谷子文化主题研学游,开发鬼谷子文创产品、特色旅游商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非遗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鬼谷子传说常态化展演与互动体验,以千年谋略智慧为云梦山注入独特文化灵魂,让景区成为沉浸式文化空间;年轻游客群体在情景互动中读懂传说内涵,非遗从“古老故事”变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体验,真正实现活态传承;景区则借非遗IP破圈,游客量持续攀升,实现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的双向赋能,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焕发生机。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