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既凝结着突破前沿领域的探索精神,也承载着产业变革的核心动能。当前,金融与科创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力量。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不仅是政策所指,更是时代所向,其战略地位与现实意义日益凸显。
从设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实现对科创企业的精准对接与深度赋能;到推出“科融贷”“科研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有效破解轻资产企业融资瓶颈;再到打造线上化、智能化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显著提升融资效率与客户体验——齐鲁银行持续优化服务模式与金融供给,构建起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
专营机构筑基,打造精准服务新范式
“做得不错!”
8月28日,评估组组长、清华大学周道许教授率领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中期评估组一行,走进齐鲁银行科创金融中心支行进行实地调研。在详细了解该行科技金融业务创新、专营机构建设及“六专”工作机制的推进情况后,周教授给予了高度赞誉。
高度肯定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创新实力与服务效能?又实现了哪些突破与价值?
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长周期”的典型特征,该支行跳出传统信贷逻辑,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量体裁衣”。对于初创期企业,推出“科研贷”,突破性提供最长10年授信,覆盖研发人员薪酬、实验室搭建等十大用途,以“耐心金融”陪伴技术萌芽;面对快速扩张的成长期企业,“远期共赢利率贷款”提供前低后动的灵活利息安排,真正与企业绑定成长、共享未来;而当企业步入成熟期,“联投易贷”则高效链接私募投资力量,提供综合化融资解决方案,精准匹配多元化需求。
全面的产品体系之外,支行深度践行“一户一策”服务理念,基于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特点,精准匹配差异化金融方案。依托“未来星”“启明星”系列综合解决方案,以及“星火贷”“科创易贷”等总行创新产品,积极响应科创企业个性化需求。
服务的深度,更体现在构建“不止于金融”的生态级服务体系之中。该支行着力打造“科创金管家”品牌,整合财资、票据、外汇等五大管家服务,并依托“星空学堂”平台,持续开展政策辅导与资源对接,并累计举办8场银企活动,将服务延伸至资质申报、成果转化、产业对接等关键环节。
灵活、精准、创新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成为该支行赋能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一系列系统性探索最终转化为扎实可见的服务成效:截至2025年半年末,该支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17亿元,服务科创企业120余户,科创户数占比近95%,科技贷款余额占比高达98%,彰显出其在科创金融领域的深度践行与战略定力。
不仅如此,齐鲁银行在全行范围内构建起多层次、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其中包括2家科技支行、3家特色支行及10家科技金融中心。截至半年末,全行科技金融机构科创贷款总额超60亿元,2024年该类机构贷款增量更占全行科创贷款增量的近三分之一。这些专营机构凭借其显著的服务效能和资源集聚能力,已成为齐鲁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核心支柱与重要引擎。
创新产品破局,构建“全生命周期”信贷体系
“有齐鲁银行聊城分行的资金支持,我们正在加紧生产赶订单。”山东冠县鑫亚交通设施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书茂语气中透着干劲。
作为一家集生产、贸易、开发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近年来,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生命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锤炼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久前,公司一口气新签价值9000多万元的订单,再加上持续的研发投入,资金周转一时紧张起来。了解到企业实际情况后,齐鲁银行聊城分行主动上门,精准推荐了“科融贷”产品——该产品以信用担保为主,依托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灵活高效。
公司当即安排财务人员准备材料,银行方面快速响应,从上报到审批一气呵成,很快300万元“科融贷”顺利到账,企业的燃眉之急迎刃而解。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命脉,资金恰如维持命脉奔流不息的血液。对青岛华芯晶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华芯晶电”)来说,身处芯片半导体这一竞争激烈的赛道,只有持续创新、快速扩产,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随着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华芯晶电果断决策——投资3.2亿元建设全新的半导体衬底晶片生产线,年产量预计达960万片。但对一家科技型企业而言,短时间的大规模投入,意味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正处关键节点,齐鲁银行青岛分行深入考察企业新项目后,迅速响应,为企业审批1.5亿元固定资产贷款,期限七年,并快速实现全额放款,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和设备采购。
随着资金到位,华芯晶电的建设进度大幅提速。预计明年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将实现翻倍增长,“这将助力我们全力冲刺,迈向国内独立半导体衬底厂商的前列。”企业相关负责人信心十足地表示。
齐鲁银行作为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生力军,始终将科技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持续加强产品创新,推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金融产品,助力科创企业稳步成长。
从创新推出“科创积分贷”“联投易贷”,到“科研贷”接连入选中国人民银行“科创金融改革优秀实践案例”和“科技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典型案例”,更被评为“山东好品金融·科技金融产品”——齐鲁银行始终以产品力证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创新实力与服务实效。
截至2025年一季度,齐鲁银行科技贷款余额达到388亿元,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7000多家,服务济南市61%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78%的“小巨人”企业。
智慧平台聚力,筑就高效协同新生态
在金融服务加速迈向“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当下,数字化业务审批已成为银行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尤其是对于融资需求急、轻资产运营的科技型企业而言,高效灵活的数字化信贷服务正日益成为推动其持续创新的重要支撑。
作为区域金融服务的积极践行者,齐鲁银行东营分行以科技赋能业务,持续推动审批模式升级,精准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走出了一条“数据驱动、高效便捷、风险可控”的新路径。
近年来,齐鲁银行东营分行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线上推出“微融e贷”“轻松e贷”“农户e贷”“房抵e贷”等多款数字产品,线下则保留“助业贷”“惠农贷”等传统业务,实现对不同客户群体、不同融资场景的精准覆盖。尤其是对于尚不符合线上审批条件的科技型企业,线下个性化服务有效弥补了数字鸿沟,真正做到“服务不落下任何一家潜力企业”。
这一系列数字化创新,不仅极大提升了业务办理效率,缩短客户等待时间,降低操作风险,更显著增强了银行对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响应能力。
通过大数据智能风控与自动化审批双引擎,齐鲁银行东营分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对科技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为企业持续创新注入强劲的金融“活水”。
接下来,齐鲁银行东营分行将继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协助总行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在风控、营销与服务中的应用,推动“设备贷”“账款贷”“知识产权贷”“专利贷”等创新产品落地,深入企业经营场景,响应科技型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以实际行动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以专营机构建设为根基、以产品创新为引擎、以智能化服务平台为支撑,齐鲁银行系统性地构建起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生态。这不仅体现了金融机构服务国家战略、深耕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更展现出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的专业金融供给能力。
未来,齐鲁银行将继续深化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创新,持续优化服务模式,为科创企业成长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与产业转型升级贡献更大力量。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