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出行无忧,铁路多维举措筑牢旅途通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9 16:1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9 16: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十一”黄金周将至,面对着旅客出行高峰,铁路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一方面彰显出铁路系统为民众服务的责任与担当,另一方面也直观地展示出我国交通领域不断提升的服务能力以及蓬勃的发展活力,为民众在双节期间的出行构建起了坚固又可靠的“通途屏障”。

“运力增加不停歇”。通过精准的测算来解决出行高峰时的难题,距离国庆和中秋“双节”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旅客出行热情也随之高涨,出行需求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面对这样的出行热潮,铁路部门提前发力,借助大数据这一有力工具,仔细分析历年客流规律,精准锁定关键信息,梳理热门线路与高峰时段,铁路部门多措并举,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一方面,通过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及时增强运力;另一方面,动态调整列车运行图、让列车调度更贴合实时需求,此外,进一步扩大动车组重联比例,让单趟列车能承载更多旅客。这些举措的核心思路,就是让运力紧紧跟着需求走,确保每一份出行需求都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服务升级让人心感温暖”。在那些细节之处暗藏着旅途中的“幸福感”,除了要能够“走得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走得好”,铁路部门在服务的细节方面持续地“加码”,让双节期间的旅途充满了温度,各大车站都增设了“双节服务专窗”,为老年人群体、带婴儿的母亲群体提供优先购买车票、搬运行李等贴心的服务;部分高铁车站推出了“电子临时乘车身份证明”快速核验的通道,解决了旅客忘记带证件的难题;在列车上,不仅升级了餐食的供应,还增设了“双节主题车厢”,通过挂灯笼、贴福字等装饰来营造节日的氛围,让旅客在旅途中就能提前感受到团圆的喜悦,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举措,恰恰说到了旅客出行时的痛点上,让“温暖”成为双节旅途里的一个关键词。

“安全防线严格把控”。用科技的力量帮助守护每一段行程,出行再怎么便捷,安全始终都是不能突破的底线,面对双节期间庞大的客流量,铁路部门把安全保障工作贯彻在整个行程中,用科技的力量筑牢了“防护网”,各大车站启用了智能的安检设备,在实现“人、证件、车票”快速核验的同时,还能精准地排查出安全方面的隐患;列车上配备了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车厢内的情况,及时响应旅客们的需求;铁路沿线加强了巡逻防控工作,重点排查线路设备存在的隐患,确保列车能够安全运行,从车站到线路,从设备到工作人员,全方位的安全保障让旅客既能够享受到出行的便捷,也能够拥有“稳稳的安全感”。

“智慧出行提高效率”。数字化让旅途变得更加“省心”,如今在双节期间出行,其实事实上早就离不开“智慧”手段的帮助了,铁路部门不断优化12306购票系统,推出了“候补购票”“行程提醒”等功能,让旅客购买车票时更加省心;部分车站实现了“刷脸进站”“电子客票”的全面覆盖,减少了旅客排队等候的时间;通过铁路官方的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时发布列车运行的信息、车站的客流情况,方便旅客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行程,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升级,不仅提高了出行的效率,也让双节出行的“体验感”再提升了一个层次。(曾一恩)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