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期邵阳市绥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组织青年员工循着革命战士们昔日的足迹,去聆听这一方红色热土上英雄故事的历史回响,感受那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红色终端,百姓话里家国情
寨市古镇西正街巷尾,当你由里向外走向西河桥的拱门,一团赤红的炬火便出现在眼前,与其相呼应的是一座刻画着红军战士们攻城拔寨的“烽火台”雕塑……“红军先后四次经过我们绥宁,以前县城在寨市,《攻城大捷》雕塑就是为了纪念当时红七军胜利攻占绥宁县城的战斗。”红色志愿讲解员黄喜炳说道。
黄喜炳成为红色志愿讲解员已经3年了,红军故事代代相传,如今到了他这儿。据黄喜炳介绍,1935年,红六军团在绥宁暂做休整,17岁的红军战士谭立丛因受伤不得已留在了寨市,在乡亲们的掩护下,谭立丛躲掉了国民党的抓捕,还在寨市安了家。黄喜炳讲道:“我爷爷是瘸腿的,他和谭立丛认识,谭立丛教会了我爷爷当裁缝的手艺,当时有了门手艺才吃得上饭、成得了家。”
红色文化添彩,焕新终端发展新图景,现如今黄喜炳经营着邵阳市第一家红色主题终端——玉林商行。2022年,在绥宁烟草“一店一策”助力农网终端提质升级政策下,黄喜炳充分发掘小店区域优势——临近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旧址、攻城纪念雕塑,在门店打造上融入红军元素,设置红军纪念专区,同时凭借自己对绥宁红军史的热爱与熟知,黄喜炳向寨市苗族侗族乡人民政府申请加入了红色志愿讲解员,就这样农网东风助力西河桥的炬火“点燃”了这家红色小店。
烈士亭下,学史铸魂悟思想
(青年员工讲党课)
“1949年10月5日,解放战争的硝烟已近尾声,可在烟堂界,一场硬仗才刚刚拉开序幕。”乐安乡烟堂界烈士亭下,绥宁烟草青年员工曾宇正在为大家讲述那段历史。
曾宇介绍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对面,6座卧碑“镶嵌”在大地中,上面记载着“1949年解放绥宁县在烟堂界战役中牺牲”,“魏连长”是6名烈士中唯一留有名字的,据了解,那时国民党军队为掩护白崇禧部队撤离广西,在此构筑防御工事,敌我悬殊、易守难攻,“魏连长”等一众战士身负炸药,在夜色中攀登主峰峭壁,以生命为代价炸毁了敌人阵地。
“踏着烈士们前仆后继地冲锋过的山路,我深受触动,这段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与我们血脉相连的精神传承,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要继承先辈的斗争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青年员工尹凯文说道。
学史铸魂,使命感召。绥宁烟草以‘理论+实景’的形式,建立‘理论有高度、研究有深度、感悟有力度’的党史学习体系,把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青年职工厚植理想信念、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的有力抓手,引导干部职工在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服务一线,党建引领办实事
(政务窗口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业务)
重走英雄路,是为了更好踏实为民服务的每一步,走过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踏向的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党建引领是工作“定盘星”。办实事,开新局,绥宁烟草以党建引领强化服务实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636”志愿服务等主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改革攻坚、重点工作、社会实践中亮身份、优服务、当示范。今年以来,绥宁烟草组织开展防汛抗灾、困难零售客户慰问、绿色植树、专卖普法、爱心助考等志愿服务37场次,并依托“636”服务驿站阵地,开展爱心义诊、普法宣讲、夏日送清凉等暖心活动。
群众满意是一杆“民心秤”。声声回应,可感可及,从政务窗口“高效办成一件事”,到办证入网“即时现场服务”,绥宁烟草聚焦基础兜底与个性服务双维度,深入开展“走流程、转作风、优服务”活动,收集客户有关延续许可证办理、办证申请轮候审批、入网流程操作、配送路线优化等具体工作意见建议10余条,在“民声”里面见民生,把客户“金点子”变成工作“改进单”,找准群众满意“打分点”,落实服务基层一件一件改到底,一步一步见实效。
山河壮哉,是先烈们的脊骨与热血,英雄旗帜不朽,精神丰碑永立。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那遍地星火正汇聚成激励当代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时代的精神动力,接续奋斗看今朝,号角声中谱新篇。
(通讯员:袁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