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伊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百姓“会客厅” 绘就邻里温情新画卷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8 13:2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8 13: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清晨的洛阳伊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厅内,座无虚席,居民们翘首以盼戏曲节目开演。“听说今天有戏听,我们几个早早就出门了,大家聚在一起乐呵乐呵,别提多开心了!”兴隆嘉苑小区居民李阿姨的话语里满是喜悦。

这样温馨的场景,是伊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日常缩影。戏台下喝彩阵阵,棋盘上对弈正酣,书法桌前挥毫泼墨……这里,正成为安置村民向新市民转变的“温暖驿站”。“以前住村里,现在上楼了,刚开始真不习惯。”刚看完戏的李大爷笑着说,“现在天天来这儿,下棋看戏,日子充实,邻里感情还像从前在村里那样热络!”

自今年以来,伊滨区9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始终以“聚人气、暖人心”为目标,常态化开展书画、戏曲、健身、阅读、普法宣传等文明实践活动2000余场,围绕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策划“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20余场。同时,作为伊滨夜校、青年夜校主要阵地,中心开设文化艺术、职业技能等优质课程,惠及群众超3万人,持续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民生关怀的细微处,更见文明实践温度。每月8日的义诊活动,已成为不少老人心心念念的“健康约定”。72岁的李苗英是义诊“常客”,“以前怕去医院花钱,现在每月义诊就像‘健康闹钟’。”如今,她的血压从150/95mmHg稳定到130/80mmHg,胸闷老毛病明显改善,“医生还教我用艾草泡脚,比子女想得还细!”

“每月一次义诊,雷打不动,实践中心就像我们每月牵挂彼此的家。”医生王燕的诊桌里,常备藿香正气水、速效救心丸等应急药品,“提醒重点关注老人复查,早已成了我们的习惯。”截至目前,义诊活动已开展14个月,服务群众2300余人次,“回头客”比例超三成。

365天不间断、朝九晚六准时开放,伊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每日免费提供饮用水、图书阅览、文体娱乐等服务,真正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据统计,中心及各站点月均接待群众超1万人次,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社交充电的首选地。

如今,通过资源整合、精准服务,伊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综合枢纽站”和“文明加油站”,不仅提升了辖区居民文明素养与生活品质,更助力社区和谐稳定。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主阵地,深化活动内涵、创新活动形式,让文明之花在基层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伊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表示。(图/王鑫)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