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园街道以党的建设为核心,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凝聚力,在“二次创业”中挺膺担当、造福于民,吹响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创新“党建+服务”“公益+运营”模式,整合党群阵地与社会力量,完成亲民化改造,形成标杆化服务体系,切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
南园以强烈的紧迫感推进基层治理与标杆建设,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街道党建引领民意速办改革成效,获市委主要领导高度评价;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一举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合网格改革”书记项目,荣获“2024年深圳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创新治理优秀案例”。
南园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再上新台阶,“同心巴登,石榴圳红”,这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旗帜在南园巴登社区迎风招展。
南园人大代表领衔民生微实事新作为,正是南园高质量发展头等大事的“再提升”。南园的宝贵经验在于: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施“人大代表领衔民生微实事”制度改革,推动人大代表深度参与民微项目征集、立项、实施和验收各环节,把“小微事”作为“大民生”办实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人大代表领衍民生微实事”获评“深圳市2024年基层人大工作创新范例”,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推动的滨河绿美长廊,荣获“深圳市区人大代表履职典范”。
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聚焦经济主赛道,为“二次创业”谱新篇。南园IN城市广场焕新归来,闪耀商圈新地标魅力。华强南片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布全国首套“通信网络终端维修服务规范”。打造首个街道级协同创业中心“园创空间”,链接中外百个城市万家企业产业互补,形成行业互联、企业互通的强大优势。
一、初心不改率先垂范,从感情维度探索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 南园跑出“党建+服务”“公益+运营”改革“加速度”
南园从情感维度创新党建品牌,引入市场化机制,打造“公益化、规范化、可持续”的党群服务阵地。在福田区率先推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服务”“公益+运营”改革,率先建成深圳首个“无前台无办公室茶咖党群服务中心”,以“四个一”标准推动“公益+运营”良性循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基层党组织的整体效应得以完善和发挥。一批公益、低偿、优质的服务项目赢得群众喜爱,党群阵地也成为了群众“愿意来喜欢来经常来”的温馨家园,南园跑出了党群服务加速度。
此外,项目运营化模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引入服务项目,由不同社会主体负责运营,精准化对接居民多样性、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居民幸福感花开南园。街道社区联合社会力量多元化运营,以“荣誉冠名、爱心捐赠、居民自筹、公益体验”等多种合作方式,更好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南园持续深化“党建+服务”“公益+运营”改革,从“小切口”推进基层治理“大变化”,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从90%提升到98%。持续创新党群服务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积极培育社区特色品牌,呈现广大群众“一看就爱,一爱就来,一来再来,一传千里”,群众“愿来爱来常来”的感召效应,社区服务供给更多了,阵地人气更旺了,造血功能更活了,服务质效也更高了,形成党组织搭台、社会力量唱戏、居民受益的良性治理格局。
二、使命担当党群同心,率先南园民意速办改革 以市民满意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现代化之路
不断增进人民福祉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在基层,街道政务实现运行方式从行政化向社会化拓展,把资源、服务下沉在基层。南园坚守一颗初心,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坚信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行政包揽性转向多元共治性,打破层级壁垒的多元主体参与综合治理。街道让行政权力转化为行政责任,让各自为战转化为协同作战,更是一场减权、放权与赋权的攻坚战,同样也是一场宏大而繁杂的自我革命。本质上,“民意速办”就是快速解决百姓急难愁盼实际问题的完善服务,说到底、干到底,就是要形成社会长效服务治理机制,让它最大限度发挥“共建共治共享”的力量。民意10分钟下达,30分钟现场处置解决,24小时服务群众。“10-30-24”响应机制,以群众满意率达99.62%而备受关注,被市民赞赏为真正做到“快处置、真办结”。
民意速办南园实践,着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从“跟着问题跑”到“跑到问题前”。主动出击群众关注热点,快办秒决压在百姓心头的难题,提前精准研判,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城中村楼宇多,楼顶堆放杂物有些普遍,群众活动空间受限并有火灾隐患等脏乱差问题。各社区党委及小区党支部主动出击,率领大家全面清理杂物,增加了群众楼顶活动的大空间,并兴建了“天台花园”和“童乐空间”,辖区楼顶隐患天台隐患也从年均3-4起降为0。针对个别群众诉求不合理,办理难度大,预判有可能“不满意工单”提级由社区书记或街道挂点领导直接办理,最大程度消除不满意风险,其工单不满意率连续两年不超过1%。
三、率先建设民族大团结同心巴登示范区,共筑石榴圳红一家亲南园品牌
初到巴登社区的买买提·艾力曾因孩子上学难题愁眉不展,社区党委依托“四必访”机制精准摸排需求化解这一困扰,这一暖心帮扶不仅解决了买买提·艾力的燃眉之急,更让他深刻感受到城市的包容与温度,主动融入社区生活。从那以后,他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他欣慰,近些年社区新建了很多活动交流场所。每次走过“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长廊,他都感受到各民族同胞的文化风俗,民族节日广场上各民族同胞一起载歌载舞,“石榴圳红”的热闹非凡节日气派。
精准帮扶,奏响民生服务“暖心曲”,空间共融,谱写民族互嵌“同心曲”,美美与共,齐奏文化交融“和谐曲”,民族大团结最强音响彻在巴登的上空。很显然,南园党建引领民族大发展大团结创新经验,打造了以党员为主题的服务阵地,组建了以党员为骨干的“石榴圳红服务队”,形成了以巴登为代表的社区党委为核心,居委会为基础,社区各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关爱行动体系。在南园,各民族同胞“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发展好”的大家庭中,南园“心连心”服务水乳交融,血浓于水,构建多民族共同意识、民族大家庭精神家园,南园民族特色“石榴圳红、非遗美食、民族风味”之花,结出“非遗与民族风采”丰硕成果。南园少数民族众多云集,各民族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各民族如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奋进。着力解决民族工作中面貌“新不新”,变化“大不大”,社区现代化水平“高不高”的切实问题,是南园二次创业的主动选择。
四、在全国率先构建“新就业群体全域友好生态圈”,走出一条南园街道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幸福福田治理新路子
南园街道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治理新路子,从“大社区”到“小分格”,以多元共治“强格”,强化“街道-社区-小分格”三级联动机制,遵循人口规模适度原则,群众集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搭建群众家门口听民情、为民需、解民忧的服务体系,成为党群感情深厚的落脚点,成长为幸福福田的参天大树,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
创建“红色小分格”,变“有服务”到“优服务”,对标管理提升基层综合治理水平。发挥党的建设“尖兵中的尖兵”作用,组建“直达末梢”与“零距离”的科学精细化“分格”,实现社会服务与居民需求“无缝对接”。哪里有攻坚,党的堡垒就建在哪里,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的运行效能,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的治理难题。细化基层治理单元,将街道8个社区科学划分为31个小分格,将原基础网格优化调整为综合网格,平均3~5个网格设立1个小分格,打破原有路径固化依赖,织密首善福田南园民生“幸福网”,全员参与“入格”,“小分格”成为服务群众的“大舞台”。
深圳这座创新之城,改善民生潮头立,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南园向新而行,在全国率先构建“全域友好生态圈”,先行成立“网约配送行业党委”,从“多头管理”到现在“工委牵头—行业推动—部门协调—社会兜底”四级联动,从基础保障到便利场景,从单向服务到双向奔赴,有效破解了新业态迅速壮大的“人多路窄车密”的人车路权矛盾。福田南园一路精彩,放飞着南园人一路幸福的笑脸。南园高质量智治模式协同创新,建成了全国首个“换电智慧公园”,放飞“最后一公里”温度、力度和速度,成为街道惠民出行的新地标,标志着城市级换电网络建设进入2.0时代,推动“百千万工程”的纵深发展,展现了现代化智慧化城市建设崭新的活力与风貌。
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其停放、安全充电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市治理的新挑战。作为深圳市人口密度最高,电动自行车覆盖密度最大的街道之一,庞大的非机动车保有量给南园带来了执法难、管理难、公共设施承压大的挑战,“南园暖新”服务,以“系统化、精细化”措施,使“快乐小哥”骑手群体组织幸福感满满。
畅通“友好路网”分格化精确到位,着手解决骑手们“食住行”问题,常态化舒心暖心夯实“生活后盾”,掀起参与城市治理热潮,双向奔赴“我要安全,利我利他”新动能。骑手们从服务对手转为基层治理“生力军”,双向奔赴共治新生活。从城市服务的受益者转为基层治理的贡献者。
街道“基础保障—技能跃迁—社会协同”全域生态组合拳,吸引全国近百批次学习考察,得到全国总工会、省委相关部门肯定。全域友好示范街道“双向共治”,骑手参与“兼职小分格员”志愿服务,成为基层治理一员,为超大城市解决“电鸡围城”的精细化治理提供了“10分钟服务圈”的活力南园。
五、率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南园文化”品牌,谱写文化南园新时代华章
在党的旗帜下,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文化托举中国梦,铸就南园新辉煌。南园以其系统性、标准化、核心级创新举措,推进“百千万工程”,让活力新区与魅力老城共生共荣。
南园现代化和国际化人文品质社区,彰显社区和美、文化繁荣、百姓幸福的愿景。南园正以它“因河相聚,爱上南园”而胸怀天下的人文情怀,彰显街道国际文化党群服务中心美丽蓝图。中国民族风“非遗文化”与“国际文化”交融而熠熠生辉。建设非遗一条街、民族文化广场及深圳市首条“永结同心”婚恋主题街,“非遗、民族、婚恋”热闹非凡、人头攒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尽情涌流。聚焦城区功能蝶变升级,各民族大家庭一起参加“民族美食分享会、非遗技艺研学营、特色文化展演”等活动,在这里,“非遗美食”与“民族风味”相遇,“非遗传承”与“民族文化”交融,资源集聚形成了大繁荣文化主题,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出绚烂的光彩。
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率全国百余名代表调研南园街道入选全国“非遗在社区”工作时指出,南园“非遗在社区”,让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扎根于社区,传统文化融合现代化城市,点燃新时代美好生活,具有“创新性、引领性和转化性”,为非遗文化注入了强动活力的“南园非遗在社区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运用。在深圳召开的全国“非遗在社区”经验交流大会上,南园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分享了南园经验。
文明南园,向文化特质要未来,以文化创新提高发展质量,高质量南园固本开新与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惊艳世界对新南园更高的期许与由衷的赞美,世界友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南园中国风,OK世界范!”目诸世界文化喜结连理,滨河社区以“中国风”赋能“国际人才服务社区”,碰撞出提升民生幸福“升级版”耀眼的火花。福田区首家山河风貌的亲子图书馆破土而出,全方位、多层次、全频道国际友谊教育文化生态遍地开放。“中国风与国际范”碰撞融洽,南园国际人文荟萃新城正是一个民族复兴的窗口。
今年是“十四五”决战收官,深圳经济特区迎来45周年。45载潮头立,深圳所取得的改革成就,将更加激励南园埋头苦干,勇当尖兵,再创佳绩。(图片由深圳南园街道党工委书记蒋崇安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