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效,中国铁路开启美好出行生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7 10:0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7 1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全国铁路建设持续推进,全8个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五千亿元。中国铁路作为“交通强国”的“实力担当”,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每一公里铁路都带着经济“流量”,每一个站点都具备民生温度,每一趟列车都载着致富砝码。

一张铁路网重塑物理空间。“十四五”以来,中国铁路建设持续发力,钢铁巨龙跨越山河,路网规模持续扩充,到今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有望达到16.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5万公里左右,真正将“八纵八横”蓝图印刻在中国大地上。让全国19个主要城市群全部实现高铁连通,京津冀“1小时通勤圈”由市市通高铁实现,长三角公交化出行由每天超2400列高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高铁保障14分钟跨越深港,成渝双城间每9分钟一趟高铁做到了日运旅客超100万人次……这些成绩彰显了中国铁路的硬核实力,这些成绩印证了“铁流”所至必将重塑物理空间。

一页火车票饱含民生温度。中国铁路首先保障“走得了”的问题,新增西部铁路里程占全国新增里程60%以上,新增线路覆盖川藏、新疆等地区,让中西部地区联通全国。公益性“慢火车”为交通不便地区群众提供赶集就医、求学致富的“平价通道”。其次消除“走得好”的顾虑,电子车票、刷脸进站、智能安检、高铁WIFI、便捷换乘、出站接驳等智慧服务,让旅客享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最后解决“吃穿用度”的担忧,保障民生物资运输,是中国铁路肩上的社会责任,铁路在煤炭、粮食、石油、化肥、冷链、防汛救灾等重点物资运输中,发挥国民经济“大动脉”的重要作用,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生动诠释。

一条铁路线打开国际舞台。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深化拓展,中国铁路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实现了从铁路建设项目输出向标准体系输出的跨越。中老铁路、雅万高铁运营成绩显著,为东南亚国家送去技术服务和人才岗位;中吉乌铁路、中泰高铁、中蒙铁路等跨境项目建设推进,将重塑欧亚大陆交通格局,撕开国际合作壁垒。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1万列,覆盖欧亚26国229个城市,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亮丽符号,助力实现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目标,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铁路“慢慢”而修“远”兮,吾辈深受其惠。从0到16.5万公里,从繁华都市到偏远山村,中国铁路越修越远,修到了人民群众心中,修成了增进民生福祉的坚实纽带,修成了构建美好出行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文/周涛 武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