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烟呛人、温度忽高忽低、烤出来的烟叶品质不稳定……”这些曾是传统燃煤烤房长期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如今,在湖北省房县,一场以“清洁烘烤”为核心的农业能源革命正悄然改变这一传统产业面貌。生物质烤房与电烤房逐步推广,不仅提升了烟叶品质,更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高效转型。
(图为门古寺镇村落烟田一角)
以往,每到烤烟季节,烟农们几乎日夜无休,反复起夜添煤、调节风门,劳动强度大,且烤烟质量难以保持稳定。煤灰四处飞扬,不仅污染环境,也严重影响烟农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如今,随着生物质颗粒燃料和电烤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一传统劳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再也不用半夜爬起来加煤了,人也轻松多了,烤出来的烟叶反而更漂亮!”门古寺镇项家河村烟农王化国笑着说。如今,他使用的生物质烤房实现了自动送料、智能控温,只需提前设定参数,设备便可自动完成整个烘烤过程,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
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近年来,房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将绿色烘烤作为产业现代化升级的关键任务,通过“政府补贴+烟草扶持+烟农自筹”三方资金协同机制,有效推动烤房清洁化改造。据统计,目前全县已建成生物质燃料烤房1747座、电烤房5座,覆盖全县85%以上的烘烤需求,惠及十余个乡镇、超千户烟农。
(图为电烤房烘烤照片)
在青峰镇白马沟村,技术员李涛与烟农正在查看刚出炉的烟叶,看到烤出的烟叶色泽光亮,烟农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以前烧煤火力不稳定,烟叶容易出现青筋、浮青甚至烤糟,严重影响成交价格。现在采用生物质颗粒,热值稳定、升温均匀,上等烟比例显著提高,平均每公斤售价比以往提高2-3元。”李涛介绍道。
除了品质提升,更让烟农们感到满意的是综合效益的增加。烟农陈龙生算了一笔账:“虽然生物质颗粒比散煤价格略高,但省去了夜间人工值守的成本,一个烘烤季下来,反而节省了四五千元人工支出。再加上烟叶成品率和等级的提高,实际收入比以往更加可观。
(图为技术员和烟农一起看烘烤后出炉的烟叶)
这场“烘烤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还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传统燃煤烘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被彻底遏制,村庄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现在夏天再也闻不到刺鼻的煤烟味,连苍蝇都少了,晚上散步天也更蓝、星星更亮了。”项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方必春感慨地说。
绿色烘烤不仅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房县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新动能。清洁能源烤房正在成为房县农业现代化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
未来,房县将继续扩大电烤房及生物质烤房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探索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烘烤过程中的应用,力争实现全县烤烟产业的全面绿色转型,让“黄金叶”真正成为富农强县的“生态金叶”。(图片由朱文静/赵建鹏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