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将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对10月1日起乘车的旅客,不再提供纸质报销凭证,继续提供“行程信息提示单”打印服务,同时增加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和购票(代办)人开具服务,为老年人、脱网人群等旅客获取电子发票提供便利,旅客购票出行将更加方便快捷。
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向数字化、智能化迈出的坚实一步。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将全面推行电子发票,纸质报销凭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改革标志着铁路服务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电子发票的全面使用,不啻能够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还是铁路部门适应时代发展,向数字化、智能化迈出的坚实一步。可以说,从过往的“取票”到今日的“扫码”,从曾经的“纸质凭证”到如今的“电子归档”,铁路服务的每一次“破法”,都打造了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契合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告别纸质凭证,迈向便捷出行新阶段。对咱旅客来说,电子发票的“问世”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众所周知,过去旅客在完成行程后,往往需要“专门”腾出时间前往车站窗口或自助机打印纸质报销凭证,不仅费时费力,还造成了纸张浪费,如果遇上出行高峰,加之行程匆忙,还容易错过取票时间,影响行程。现如今,随着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数字赋能”让这一繁琐流程成为历史。旅客只需在行程结束后180日内,通过铁路12306官网简单几步操作,便能轻松申请开具电子发票。对此,有网友评论到:“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下载、打印,真正享用了‘随时随地,报销无忧’的福利。”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张电子发票的生成,都是对生态环境的一份守护,此举不啻降低了铁路部门的印票成本、自助取票机的维护成本等,也契合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铁路运输行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全面使用电子发票让服务更有温度。铁路部门为确保电子发票的顺利推行,也做了充分准备,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等特殊旅客群体对网络操作不熟悉的情况,推出了人性化服务举措,特别增加了线下申请渠道。旅客可在车站售票窗口或自动售票机申请开具“扫码开票单”,再由本人或工作人员协助完成后续开票流程。这种“线下申请+线上补录”的模式,不仅保留了传统服务的温度,又融入了现代化技术的便捷,真正实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人性化服务。
从纸质车票到电子客票,再到如今的电子发票,铁路服务的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是“人民铁路为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铁路电子发票的“问世”,不啻是科技的进步,还是全质量服务理念的升级,旅客们也期盼像这样的“智慧出行”越来越多。期待,铁路部门将一如继往地继续创新服务,就如同这一张张电子发票为民众的便捷出行铺就阳光大道。(通讯员:张孝勇 周举)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