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谢成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平西梁村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民宿。自此,她对在田园诗般的村庄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位来自江苏扬州的24岁姑娘表示:“我高中时就有开民宿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目前正在村里装修第二家民宿。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我相信能在这里找到更好的发展前景。”
2020年夏天,谢成禹第一次来到了平西梁村,在当地一家民宿度假。
“我一下子就被这个村子吸引了,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目之所及都是青山,空气中满是草木的清香。”她说,“从那以后,我连续三个假期都来这里,见证了村子四季不同的模样。”
渐渐地,一个想法在她心中萌生。“我要在这个让人感到舒心的新疆村庄,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民宿。”她说。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后,父母决定亲自去平西梁村看看。村干部们的热情态度,让父母放下了心。
“他们向我父母详细介绍了村里的民宿发展规划,还分析了不同选址在交通、景观方面的优势。很快,父母就帮我选定了几个备选的民宿地址。”谢成禹说。
2024年8月,谢成禹在新加坡科廷大学完成海外硕士学业后,立刻动身前往平西梁村。
同年9月中旬,她确定了最终选址,几天后便启动了装修工作。
“我原本做好了项目进展缓慢的准备,没想到一切都比预期顺利。”她说,“村委会帮我联系到了当地一支靠谱的施工队,还提醒我,村里早晚温差大,要选用厚窗户并做好保温措施。”
在办理营业执照的过程中,村党支部书记李桂琴给了她一份材料清单,并一步步指导她完成各项流程。
“县文旅局联合其他十个部门推出了联办服务指导机制,有了这个机制,我只用一周就办完了所有手续,而原本需要20多天的审批流程。”她说,“所以,这家民宿不只是我一个人的事业,背后是整个村子的真心支持。”
如今,谢成禹正忙着完善民宿的服务细节——她用海外求学时收集的特色物件装饰大堂,还为客人准备了不同厚度的被褥,方便大家根据气温调整。
她还经常去村里其他60家民宿,和店主们交流经营经验。“我计划把自己在学业中学到的设计理念用进来,比如在露台上设置观星座椅。”她说,“我还想把民宿打造成‘宠物友好型’,迎接更多带宠物出行的家庭。”
“等生意稳定了,我想把平西梁村的经验带回我的家乡。”她说,“或许有一天,我的民宿能做成全国连锁,但无论开到哪里,我心里都会一直装着平西梁村的温暖,还有新疆乡村的这份真诚。”
二十多年前,平西梁村曾是乌鲁木齐县最贫困的村子。
李桂琴表示,当时村里土地均为旱地,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很多年轻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谋生。
2004年,平西梁村迎来了转折点。村里引入企业投资,通过整体搬迁的方式开发滑雪场,并为村民新建了住房。
到2008年,全村306户村民都搬进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村。这为村子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此后,农耕乐、滑雪场、马匹租赁等旅游项目陆续落地。
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乌鲁木齐举办。借助这一赛事的品牌效应,位于平西梁村的丝绸之路山地度假区名声大噪,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游客。
2019年,平西梁村抓住机遇,引入深圳界汐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在征得村民同意后,公司将44户村民的住房改造成了民宿。
如今,平西梁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村”。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96万元,从事旅游业人数占全村劳动力的79%,旅游业收入占人均年收入的70%以上。
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就业,有的开起了民宿,有的当起了滑雪教练,还有的在景区工作。
35岁的平西梁村村民巴孜尔别克·阿得里,2009年考取滑雪教练资格证后,便开启了滑雪教练的职业生涯。
凭借专业的滑雪技巧和耐心细致的教学方式,他赢得了众多游客的认可与好评。
他的妻子则在度假区的美食广场经营着一家餐馆,至今已有七年。餐馆凭借地道的口味、实惠的价格和热情的服务,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平西梁村的发展,确实给周边所有人都带来了很多好处。”他说,“我相信,随着当地旅游业持续繁荣,我们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