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同心县,一碗名为“1248”的特色丸子汤,正成为撬动就业增收的新支点。“一勺鲜汤,两颗丸子,四片牛肉,八种菜品,寓意就是124代表的就是一二四方面军1936年在同心汇聚,8代表我们同心欢迎八方来客。”说起同心,同心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全最先提到的是这道名为1248的同心汤碗,如今,这道同心回族妇女们几乎人人都会的传统美食,正通过劳务品牌建设走出深闺、带动就业。
今年以来,同心县锚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将有组织劳务输出作为核心抓手,截至目前已推动全县10.16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收17.6亿元,其中3.04万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4.71万人通过有组织输出上岗,组织化率达46.3%,真正实现“输出一人、稳定一户、增收一片”。
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同心县建成标准化零工市场和8家零工驿站,对接中行配置2台就业智能终端,村民可自助查询岗位信息。此外,枸杞采摘旺季时,县里开通10余条免费公交专线,20余辆公交车接送务工人员,让务工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季节性增收。
“零工驿站让我们老百姓外出务工这方面实在是太方便了!”谈起零工驿站,零工驿站务工人员杨波十分感慨:“像我们以前外出打工就没有这么好的平台,现在开设驿站,在平台上面对接岗位,通过我们这个平台联系到内蒙那边,让我打工比较方便。有时候回来也有零活能干。”
除了强化零工服务,同心县还做强“同心商贸代理服务”“同心汤碗制作师”劳务品牌,在浙江义乌成立“同心商会”,带动1万余名同心籍人员从事商贸代理;打造100余家“同心汤碗”主题婚宴餐厅,辐射8000余人就业,还出台区外“同心汤碗体验店”开设奖励政策,进一步扩大品牌带动效应。
“今年我们就申请项目基金,准备把这个品牌推广出去,带动人员就业六个月以上,就有奖励补贴,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同心汤碗,让更多人了解同心,来到同心做客。”李全说。
从一味乡土美食到一个劳务品牌,从一家零工驿站到全国性的劳务版图,宁夏同心正用温暖而坚韧的方式,书写着就业富民的新篇章。这碗热气腾腾的“1248”,不仅盛满了乡愁与匠心,更成为乡村振兴路上一股踏实而绵长的温暖力量。(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