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电子发票全面推行,便捷与环保的双赢之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5: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5: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2025年10月1日起,全国铁路旅客运输领域全面启用电子发票,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一键开票”,纸质报销凭证将正式成为历史。这一变革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更是给广大旅客和相关企业单位的车票报销带来了诸多便利。

革新驱动,发票服务升级“再提速”。全国铁路旅客运输全面启用电子发票,标志着铁路票务服务迈入数字化新时代。以往,纸质报销凭证的打印、保管与核验流程繁琐,常让旅客陷入时间成本与管理压力的双重困境。如今,告别纸质凭证,依托铁路12306平台的电子发票服务,旅客仅需在乘车后180天内动动手指,即可完成发票开具、下载与报销全流程。这一变革彻底打破了时空限制,从线下排队到线上“秒级响应”,从纸质易损到云端永久保存,实现了票务服务效率的跨越式提升,让旅客报销不再成为出行的“后顾之忧”。

以人为本,多元服务彰显“温度感”。电子发票的全面推行并非“一刀切”,而是充分兼顾不同群体需求的智慧之举。针对老年人、脱网人群等对数字操作不熟悉的旅客,铁路部门增设线下电子发票申请渠道,凭借“扫码开票单”与代办人服务,将数字技术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旅客可在车站窗口获取专属单据,通过扫码或委托他人代操作完成开票,让新技术既“跟得上时代”,又“等得了脚步”。这种差异化服务模式,既顺应数字化浪潮,又保留了传统服务的温度,真正实现了“科技向善”的服务理念。

绿色赋能,低碳转型迈出“新步伐”。电子发票的普及不仅是服务创新,更是铁路践行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过去,海量纸质报销凭证的印制、运输与废弃,消耗大量纸张资源并产生环境污染。如今,全面电子化后,每年可减少数亿张纸质票据的使用,相当于为地球增添一片绿色屏障。同时,电子发票的无纸化流转,大幅降低了企业在票据管理中的仓储、运输成本,助力全社会构建更加高效、环保的财务生态链。这一举措既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也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标杆,让“绿色出行”理念从旅途延伸至服务全周期。

铁路客运全面使用电子发票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创新,它让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让企业财务管理更加高效,让环境保护多了一份助力。相信在未来,随着电子发票的普及和相关服务的不断完善,我们的出行和生活将变得更加美好。(龙书丞、杨鲤银)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