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兴高铁绘出黔西南发展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5:1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1 15: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9月6日,57201次检测车自盘州站驶出,盘兴高铁正式启动联调联试,这让贵州省朝着“市市通高铁”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串珠成链,构建“小时交通圈”。昔日黔道之难,是“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的险峻阻隔、连亘万里;是“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的望山兴叹、归途漫漫。而今盘兴高铁穿山越岭,一举打破地理桎梏,重塑了贵州的交通版图——它将黔西南与贵阳、遵义等中心城市紧密相连,让从前遥不可及的州市实现“握手结伴”。待建成通车后,贵州将成为西部第2个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省份,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真正实现“串珠成链、连链成网”的交通新格局。自此,“西南腹地”化身“区域枢纽”,为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注入新动能。

文旅生金,产业融合致富路。“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贵州作为著名旅游大省,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在朝发夕至的高铁网络覆盖下,游客可在梵净山赏红云金顶、云蔚霞起;在黄果树瀑布看素练垂天,激浪飞雪;在千户苗寨瞧万家灯火,银铃叮当。随着盘兴高铁的开通,更可来一场黔西南特色之旅,在万峰林、马岭河感受自然之美。飞驰的列车不仅载着八方来客,更载着兴仁薏仁米、普安红茶等“山货”出门,为沿线居民开辟致富增收新路径。“高铁+文旅”“高铁+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正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穿山有术,智慧赋能筑坦途。“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这句俗语道尽了贵州山川的险峻。面对喀斯特地貌的重重挑战,中国铁路穿山越岭、开隧架桥,铺出了一条钢铁通途。盘兴高铁桥梁和隧道总占比高达90.66%,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工程师夜以继日的心血与汗水,更是无数创新科技的应用与实践。从无人机勘测到传感器校准,从地震预警到雷达探测,铁路部门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这条高铁线保驾护航。此外,中国铁路始终秉持着绿色环保理念,通过生态绕避、绿色选线等手段,保护着黔地的绿水青山。

通衢大道,百业俱兴。市市通高铁,连接的是山水,连通的是经济与民心。快旅慢游,带回来的是四方游客,送出去的是家乡特产。期待盘兴高铁早日开通,载着黔西南人民的希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余林青)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