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是一项糟糕的政策,最终只会反过来害了我们。”
“当时别人都不愿意做,我们做了所有‘正确的’事情,现在却受到惩罚。”
中国日报网9月11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日报道,在19世纪90年代建造的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座宽敞厂房里,15名工人正专注地生产医院新生儿护理设备。这是弗兰克・泰谢拉与女儿经营的家族企业“精准服务”(Precision Services)仅存的生产区域,昔日庞大的制造业规模早已不复存在。上世纪90年代,该企业便关闭大部分制造业务,转向仓储与分销模式。
特朗普政府推行大规模关税政策后,该企业虽然接到了不少美国本土缝纫服务咨询,却只能悉数婉拒。原因一是移民政策收紧导致招工困难,二是担忧需求难以持续。“这根本行不通。”泰谢拉直言,“关税是一项糟糕的政策,最终只会反过来伤害我们自己。”
报道称,特朗普总统在竞选期间承诺通过征收关税降低生产成本、重振美国制造业,这一主张打动了泰谢拉家族所在的费尔河镇——这个昔日纺织业中心,近一个世纪来首次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在当地的投票中胜出。然而如今,政策效果与承诺严重脱节。特朗普总统的第二任期已近九个月,关税措施陆续生效,所谓的“投资热潮”与地方现实形成刺眼反差,经济学界对此批评声不绝。
报道指出,今年美国就业增长显著放缓,制造业亦未能幸免。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8月对制造商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71%的受访制造商表示,10%至50%不等的进口关税已冲击业务,推高资源成本、侵蚀利润。
距离泰谢拉家不远的高档床品制造商马图克公司同样深陷关税泥潭。老板乔治·马图克透露,从4月到8月,关税每月为公司增加超过10万美元的成本。原因在于,关税影响了来自印度和葡萄牙的棉布以及来自列支敦士登的羽绒等原材料供应。
尽管产品标注“美国制造”,但马图克坦言关税未带来任何益处,当前困境“以全新方式令人沮丧”,因为这是美国政府政策蓄意造成的。他说:“当初别人不愿投资美国工业基础,我们做了所有该做的,现在却要受惩罚。”
早有研究表明,特朗普首个任期实施的有限关税措施,虽让钢铁等受保护行业实现小幅就业增长,却被其他依赖零部件的企业的岗位流失彻底抵消。如今,更多制造商感受到冲击。经营摩托车夹克业务的斯利森,去年曾投票支持特朗普总统,今年却对关税政策甚是不满,因为成本上涨约15%。他表示,今年的变化破坏性极强,当下根本无法预测未来。
(编译:马芮 审校:高琳琳 韩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