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国际经济学家:关税大棒“砸中”美元霸权根基 七根支柱现“裂痕”

柏林“全球解决方案倡议”创始人兼主席、经济学家丹尼斯·斯诺尔近日撰文指出,特朗普政府通过推高联邦债务、削弱美联储独立性及广泛对主要盟友加征关税,正动摇美国金融霸权的制度根基。

【世界说】国际经济学家:关税大棒“砸中”美元霸权根基 七根支柱现“裂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1 16: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9月1日电 柏林“全球解决方案倡议”创始人兼主席、经济学家丹尼斯·斯诺尔(Dennis Snower)近日在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网站撰文指出,特朗普政府通过推高联邦债务、削弱美联储独立性及广泛对主要盟友加征关税,正动摇美国金融霸权的制度根基。

报道截图

文章指出,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长期赋予美国三大所谓“优势”:以较低利率实现大规模借款、持续维持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以及通过增发货币弥补赤字而不立即引发通胀。然而,自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关于“美国过度特权走向终结”的警示已从零星议论演变为持续且广泛的担忧。

斯诺尔强调,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从持续抨击美联储到对加密货币放宽监管,正系统性地削弱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他表示,美国的“过度特权”并非源自其超级大国地位所带来的“自然馈赠”,而是国际储备货币运行机制下产生的结构性副产品。

他进一步分析称,一种货币要成为全球储备资产须满足“安全、高流动性、稳定和广泛接受”四大属性,而这些属性又依赖于七个关键条件的支持,特朗普政府的现行政策正逐一侵蚀这些支撑美元地位的支柱:

第一,宏观经济稳定:储备货币发行国需维持低通胀、可持续债务和稳健政策。但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大而美法案”等,却无相应支出控制,预计债务将激增数万亿美元,其将债务上限政治化更加剧违约风险,动摇投资者信心。

第二,深度流动的金融市场:提供安全、高流动性资产承接跨境资本流动,前提是政府负责任管理债务。当前美国政府的政策正在破坏债务可持续性,正动摇这一基础。

第三,政治独立且以稳物价为目标的央行:央行独立性是货币信誉的核心。特朗普总统公开施压美联储政策制定者,要求大幅降息,甚至暗示换人,直接挑战美联储的独立性。

第四,货币自由跨境交易与兑换:需尽可能减少限制。美国政府的部分举动已加剧了市场对未来准入的不确定性。

第五,维护法治的司法系统:需保障产权安全、确保外资能执行合同,并提供解决纠纷的救济途径。美国政府单边制裁外国企业、冻结他国在美资产等行为,损害了其政策的可信度与法治形象。

第六,全球公共产品属性:储备货币应被视为全球公共产品,而非一国私利工具,这需建设性全球领导力和多边参与。特朗普政府对盟友加征高额关税的行为,背离多边合作,让美元的“公共产品属性”大打折扣。

第七,贸易与金融强国地位:依托既有网络效应,推动货币广泛使用。美国政策对本国经济稳定与全球合作的破坏,正削弱其贸易与金融影响力。

美国国内担忧“大而美”法案将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作者:中国日报 蔡艨)

斯诺尔认为,这些因素已促使美国的盟友积极寻求替代方案,多国央行加快储备结构调整,转向增持黄金等资产。随着贸易壁垒增高和外汇波动加剧,资本流动、储备管理、支付体系及资本市场运作日益局限于竞争性区域集团。

(编译:马芮 审校:齐磊 韩鹤 王成孟)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