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果林到红色茶馆:江苏农牧“红耕筑梦”团的乡村振兴纪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0 16:4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0 16: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夏日的暑气充斥在四方天地,一呼一吸间沁满烈阳的气息,唯有大巴车带来丝丝凉意,江苏农牧“红耕筑梦”实践团走访霍堡村、祁巷村等多个村庄。大家作为实践团的一员,这是我们第一次真切的深入乡间农舍,贴近这片洒满农人希望的土地。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眼睛记录振兴。

初入果林

六月的风掠过绿意盎然的园林,满山生机在枝头荡漾开红色的气息,阳光为街道镀上层层金光,饱满的果实散落在枝蔓间等待着辛勤的园丁。进入霍堡村,不禁慨叹,村中巷道,林间的绿叶,这如梦美景不知要多少农人的辛勤。

车门打开,热浪欢喜的挤占身旁的每一分空气,汗珠瞬间从额头滑落,但眼前景象让我顾不得眼前的热——成片的果树延伸至山脚,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剪下成熟的果实。我戴上草帽,跟随他们踏入这片丰收的海洋,指尖触碰到沉甸甸的果实,仿佛也握住了土地最真实的温度。学着身边农人的样子,捏住桃蒂用力一掐,那一刻,我明白了书本之外的辛劳与喜悦,也在心底悄悄埋下了责任与热爱的种子。果农们的笑声在林间回荡,汗水浸透了衣衫,却掩不住脸上的满足。每一颗果实都承载着他们的期盼与付出,而我,在这片热土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归属。

鲜嫩的桃子伴着丰收的喜悦,一颗颗的跃入过果篮,指尖的绒毛却扑簌簌的落满了身,蹭到脸上袖间痒痒的,钻到鼻腔更是闹得我们直打喷嚏,旁边同行的伙伴更是狼狈,钻出桃树茂密的枝干,发现绒毛已经无差别的对他进行了包围,满身满脸活像一只刚睡醒的小刺猬。笑声中,我们互相拍去身上的绒毛,继续投入采摘。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采摘过程。

“歇会儿吧,尝尝新鲜的桃儿”果农大哥递来一颗红润的桃子,咬一口,甜汁四溢,满口生津。亲手采下的果实格外与众不同,树荫下,我们围坐一圈,分享着劳动的果实,谈笑间,乡村的质朴与温情在心头悄然滋长。阳光透过叶隙,斑驳地洒在脸上,那一刻,我们仿佛与这片土地融为了一体。果农大哥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许,原来这里从前并不是此番光景,如今我们所见充满生机的天地,是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改造而来的。每一寸土壤都浸透着他们的汗水与智慧,每一片绿叶都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与梦想。他们将热情与淳朴化作迎接游客的康庄大道,他们还打致力于打造线上农产品销售渠道,用从前握锄头的双手,紧跟现代发展,通过网络进行农产经营,他们通过线上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特产,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获得了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青睐。

原来,真正的富饶不仅仅是土地的丰收,更是人心的凝聚与智慧的结晶。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份努力,都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我们意识到,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让这片热土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他们制备用具,增设配套服务点,打造成符合旅客期待的采摘圣地,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可以亲眼看见果树的生长,亲手选择自己心仪的果子,亲口品尝自己劳动的果实,同时也为中小学生研学活动提供了场所,让从小生长在高楼大厦的孩子们回归乡野田园,嗅闻泥土的芬芳,抚摸草木的茁壮,感受自然的美丽风光。来之前大家曾认为下乡是为了帮扶乡村,但此刻才明白,是乡村在以其独特的方式滋养着我们。

再入乡间

步入冯庄村,热情的讲解员便带领团队成员踏上了领略冯庄村文化的震撼旅程,入大门,一间传承至今的茶馆映入眼帘,讲解员告诉我们,这间茶馆作为村中历史的见证者,不仅保留着先辈生活的遗迹,还承载着当今民生,时至今日村民依旧会在馆中谈天饮茶,好不热闹。茶香袅袅,仿佛诉说着岁月的变迁。馆内陈设古朴,墙上挂着老照片,记录着村庄的点滴历史。我们围坐茶桌,品茗聆听,感受着这份独特的文化底蕴。讲解员娓娓道来,茶馆不仅是村民交流的场所,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活力。

画面一转,来到了冯庄村的渔业产业园,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冯庄村居民发扬革命精神,全面开展土地综合整治、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起独特的“圩田渔耕”生产生活方式。并依托里下河的独特优势,延伸渔业观光,科普体验,特色餐饮,乡村民宿等业态,为冯庄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和经营收益,让冯庄村的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村民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的真谛。

村中昨日的历史引人深思,明日的发展更令人期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红色精神与绿色发展交相辉映。冯庄村以历史文化为魂,绿色发展为翼,正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也应该将历史的经验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将未来的希望寄存在持续的奋斗里。

图为“红耕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团队合影。

回程之路

走上回程的路,“红耕筑梦”实践团的成员们心中的触动都未曾减退,这也许才是下乡的魅力。当真实的接触脚下这片土地,真切的感受乡间的气息,真正的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才能发现乡村隐藏在平凡中的伟大,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先辈的智慧和汗水,每一缕风都传递着岁月的深情。回望村庄,夕阳余晖洒在田野上,金色的光芒映照出这片土地的希望与生机。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感悟,踏上归途,心中暗下决心,要将这份对乡村的热爱与责任,融入未来的奋斗中。(图片由荣琳 宦婧 张文清 陈思妍授权发布)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