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文明实践弘扬乡村新风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0 15:4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10 15: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新甸铺镇津湾村紧扣文明乡风建设要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核心抓手,锚定“凝聚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通过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健全机制,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动能。

建队伍搭平台,筑牢实践根基

津湾村坚持“硬件+软件”双提升,为文明实践工作筑牢支撑。在队伍建设上,整合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网格员、文艺骨干等力量,组建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明确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卫生健康、教育服务、科技科普5大服务方向,实现“群众有需求、志愿者有响应”。

在平台搭建上,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集宣讲、培训、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阵地,同时延伸“田间课堂”“晚间畅聊会”等流动平台,让文明实践阵地“建在群众身边、用在群众急需处”。

此外,建立季度技能培训机制,邀请农艺师、家政师开展种植技术、家政服务等培训,累计帮助32名村民获得技能证书,既提升村民就业能力,又增强群众对文明实践工作的认同感。

抓引领转习俗,培育文明新风

津湾村聚焦“思想引领+习俗转变”,以多样化举措培育文明乡风。一方面,以理论宣讲传播新思想。通过集中宣讲、“板凳故事会”等接地气的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乡土话”,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政策、分享发展故事,累计开展宣讲80余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时,组建3支文艺演出队,通过广场舞、短视频创作、民俗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明理念融入文化活动,每年春节举办“津湾村晚”,既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又传递文明正能量。

另一方面,以移风易俗涵养新风尚。结合村情制定20条村规民约、8条红白理事会规定,明确彩礼上限、丧事简办标准,从制度上遏制大操大办、盲目攀比陋习;创新开展“星级农户”评选(奋斗致富星、干净整洁星、遵纪守法星、友爱和谐星、热心奉献星)和“好媳妇、好婆婆”季度评选,以典型示范带动村民行为转变;将腊月二十六定为“长寿日”,为70岁以上老人举办“长寿宴”、发红包,弘扬敬老孝亲传统美德。

显成效谋长远,绘就乡村新景

经过持续推进,津湾村文明实践工作成效显著。在思想引领上,村民对党的政策知晓率、认同感大幅提升,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在习俗转变上,近三年彩礼金额逐年下降,已有3户实现“零彩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成为村民自觉选择,铺张浪费现象基本杜绝;在文化氛围上,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广场舞队、民俗表演队常态化开展活动,村风民风更加和谐。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