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竹溪县丰溪镇育苗大棚,昔日育苗季过后的冷清景象早已不见踪影。一排排整齐的大棚内,绿意盎然,藤蔓交错,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掩映在翠绿叶片之下,长势喜人。烟农们穿梭其间,忙着疏果、整枝、查看瓜藤生长情况,脸上洋溢着对丰收的期盼。
一棚多用,盘活资源激发新活力
育苗大棚是烟叶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每年春季集中育苗结束后,便进入长达数月的空闲期。过去,这些设施大多闲置,资源利用率不高,成为制约烟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道难题。
为破解这一瓶颈,竹溪县烟草专卖局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农业周期与市场需求,创新提出“烟农增收+”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烟农在烟草育苗任务完成后,利用现有大棚设施发展短周期、高效益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西瓜因生长周期短、管理相对简单、市场销路稳定,成为首选作物之一。
“大棚内种植的西瓜品种适应性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果实甜度高,品质好。”丰溪烟叶站技术员陈远海介绍到,烟农通过科学轮作,既避免了土地闲置,又提高了设施综合效益,真正实现了“一棚两用、四季不闲”。
这一模式的推广,不仅延长了农业设施的使用周期,更有效激活了沉睡的农村资产。如今,全县多个烟叶产区的育苗大棚在完成育苗任务后,纷纷“变身”为瓜果种植基地,闲置资源正逐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科技护航,全程服务保障稳增收
从“种得好”到“卖得出”,从“能增收”到“稳增收”,背后离不开系统化的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为确保烟农顺利转型、安心种植,竹溪县烟草专卖局主动作为,组建由农技人员组成的专项服务团队,围绕西瓜种植的关键环节,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指导。
在品种选择上,技术人员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筛选出适宜大棚种植、抗病性强、商品性高的优质西瓜品种;在田间管理方面,指导烟农科学调控温湿度、合理施肥灌溉,提升产量与品质;在病虫害防治上,坚持绿色防控理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确保农产品安全。
与此同时,竹溪烟草主动对接本地商超、农贸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构建“生产—销售”对接机制,帮助烟农解决“销售难”问题。“以前种完烟叶就没事干了,现在大棚闲不住,人也不闲着,多了一份收入,日子更有奔头。”烟农王守富感慨道。这种“技术+服务+市场”的闭环支持体系,有效降低了烟农的种植风险,增强了他们参与多元种植的信心,也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注入了新动能。
多元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小小西瓜,撬动的不仅是烟农的钱袋子,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广阔前景。竹溪县以闲置育苗大棚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烟叶+”复合型种植模式,推动烟区产业从单一生产向多元化经营转型。除西瓜外,部分大棚还尝试种植辣椒、蔬菜、食用菌等作物,进一步丰富了农业业态。
这一创新实践,既提高了土地和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也拓宽了烟农的收入来源,实现了“主业稳收、副业增收”的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引入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服务,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强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如今,在竹溪广袤的田野上,一座座育苗大棚焕发新生,一个个“致富瓜”承载希望。这不仅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真实写照。随着多元化增收路径的不断拓展,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秦巴山区徐徐展开。(图片由 杨保、毛涛 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