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佳亮相巴黎M&O:以太阳能烛光诠释东方哲思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9 16:5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09 16: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5年9月4日,巴黎M&O国际家居展在北郊维勒班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全球家居设计领域的顶级盛会,本届展会持续至9月8日,吸引58国2122个品牌参展、逾6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展会焦点,是中国设计师张建民与光华基金会以及世界绿色设计组织(WGDO)携手打造的“发光金字塔”——1000支零排放太阳能蜡烛构筑的装置,既致敬36年前为卢浮宫设计玻璃金字塔的贝聿铭,更串联起华人设计的国际发声。

从“破冰”到“共鸣”:华人设计的两次巴黎叙事

36年后,张建民的“太阳能蜡烛金字塔”登陆M&O展。装置延续东方极简美学:线条简洁无冗余装饰,光影流动藏内敛力量,契合当代国际审美;每支蜡烛以太阳能供电、零排放,直指可持续议题。这场“致敬”创作,是中法文化的温柔对话:中国设计师用当代语言,回应两国对美与责任的共同追求。

从“东方表达”到“世界关怀”:烛光里的爱与家园守护

若说贝聿铭玻璃金字塔是东方美学融入西方建筑,张建民的作品则让东方表达承载更普世的关怀——以蜡烛传递呵护、温馨与和平,呼吁守护家园。

蜡烛意象源自人类共通情感:东方“烛光寄情”与西方“篝火围坐”中,光影都是温暖纽带。张建民抓此共鸣点,让1000支太阳能蜡烛绽放微光,无明火却传“守护”温度,既呼应中国“天人合一”,也契合法国对生态与美学的追求。

展会期间,蜡烛免费赠予参观者。张建民表示“希望环保理念走进巴黎街巷”,一位法国设计师点亮后感慨:“这抹光藏烛光温柔与环保责任,是东西方美学融合。”参观者握住的不仅是设计品,更是跨国默契——对美与家园的珍视,本就是连接不同文化的纽带。

从“自然灵感”到“技术践行”:绿色理念与东方神韵的双重落地

“太阳能蜡烛金字塔”的魅力,在于自然灵感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实现“源于自然、超于自然”。张建民的灵感源自烛光与篝火,这份对“自然”的追随,既体现在环保属性,更深入设计细节:不同于普通电子蜡烛的生硬发光,它复刻天然蜡烛“神韵”——暖黄色温、随微风的明暗变化、火焰摇曳动态,还原“烛光温度”,让科技产物成为“有情感的光影载体”。

“超于自然”更拓展应用场景:天然蜡烛在野外、家庭等场景存火灾隐患且污染环境,而太阳能蜡烛则零排放、零污染,获世界绿色设计组织认证的“绿色设计产品”,消除了安全风险,真正实现“自然美好无负担融入生活”。

跨越时空的接力:在巴黎,诉说华人设计的原创与胸怀

选巴黎为“设计接力”舞台,有三重深意:一是致敬贝聿铭,延续东方美学对话世界的精神;二是法国是环保积极代表,能让东方智慧与国际环保理念共振;三是M&O展是设计高地,可让华人设计被更广泛看见。

张建民是数万中国设计师的代表。从贝聿铭破美学壁垒,到张建民输出环保与原创,36年接力见证中国设计从“Made in China”到“Design in China”的蜕变——这是原创自信、对话胸怀,更是分享格局:免费赠蜡烛,便是将华人设计理念、家园珍视与和平向往,递到世界手中。

如今,卢浮宫金字塔光影流转,1000支太阳能蜡烛微光将点亮巴黎街巷。它们映照着华人设计从“走出去”到“被认可”的成长,更温暖中法友谊,印证文明对话的意义——对美、责任与家园的共识,终能跨越国界,让不同文化同频共鸣。(图片由巴黎M&O国际家居展授权使用)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