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宜章县:织密“天网”护莽山 精准服务保旅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9 16: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09 16: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郴州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在即,作为主会场的宜章县莽山旅游度假区,各项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确保大会期间气象保障服务万无一失,宜章县气象局紧扣需求、超前部署。近日,在莽山景区成功新建一套区域自动气象站并投入试运行。此举大幅加密了核心景区气象监测网络,标志着宜章县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与精细化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为旅发大会顺利举办筑牢气象安全防线。

▲宜章气象局工作人员正在装区域站设施现场

莽山凭借瑰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瑶族文化,成为本次旅发大会的核心焦点。然而,其复杂的山地地形造就了显著的小气候特征,天气变化频繁,对气象监测预报的时空分辨率提出极高要求。“原有单站监测虽提供了宝贵数据,但面对旅发大会高规格、高密度的户外活动保障需求,我们亟需更精密、更立体的观测手段。”宜章县气象局局长表示。新站选址经过严密科学论证,旨在与现有站点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对莽山不同海拔、不同地形区域气温、降水、风力等关键气象要素的立体化、全天候监测,大幅提升对局地强对流、短时强降水、低能见度等高风险天气的捕捉能力与预报预警精准度。

据悉,新建区域站采用先进传感技术与稳定传输系统,可实现分钟级数据实时回传。试运行期间,设备性能稳定、数据传输顺畅,已为大会专项气象服务提供有力数据支撑。该站投运后,宜章县气象监测站点总数增至30个(含1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2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一张覆盖全县、重点区域密度更高的气象监测“天网”正式成型,为精准气象服务夯实基础。

▲宜章县莽山新增站点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这张持续织密的“天网”,是宜章县气象局履职尽责的坚实支撑。今年以来,县气象局已精准发布各类重要天气警示信息318期,通过多渠道服务29万余人次;针对局地暴雨灾害风险,发布乡镇暴雨临灾警报33期,实现精准靶向预警,服务2.6万余人次,为各级党委政府指挥防灾减灾、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切实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面对旅发大会这一重要任务,宜章县气象局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面进入临战状态,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聚焦核心,强化精准监测预报:充分运用新建莽山区域站及全县监测网络,加强智慧网格预报产品与短临预警技术应用,开展加密观测与滚动会商,重点强化大会开闭幕式、重要议程、户外考察等关键环节的“小时级”“点位化”精准预报,为大会日程灵活调整提供决策支持。二是深化联动,畅通信息发布渠道:与文旅、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公安等大会保障核心部门建立高效应急联动与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气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决策者与应急责任人,快速转化为各部门应急预案与响应行动。三是立足实战,提升应急处突能力:进一步完善大会气象服务专项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确保突发恶劣天气时能迅速启动响应,提供最优应对策略,最大限度降低对大会的影响。

“承办市旅发大会是展示宜章形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提供一流气象保障服务,我们义不容辞、使命光荣。”宜章县气象局负责人表示,“莽山新站的建成投用,既是献给旅发大会的厚礼,更是我们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全局上下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力以赴、精益求精,用最精密的监测、最精准的预报、最精细的服务,护航旅发大会圆满成功,让各方来宾在畅游美丽莽山的同时,深切感受宜章气象的科技力量与人文温度。”(图片由李天慧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