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铁路口岸,一列列中欧班列正有序驶出。截至今年9月1日,该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已突破5000列。
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已随风远去,但今日中欧班列的汽笛声正不断回荡。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和旗舰品牌,它跨越千山万水,构建起一条新时代的经贸大动脉,续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新通道,提升国际物流效能。作为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国际运输通道,中欧班列构建起一条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目前,中欧班列已铺画了西、中、东三条通道,联通中国境内128座城市,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以及沿途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座城市。班列带动沿线产业升级,“中欧班列+口岸”“中欧班列+园区”等新业态快速发展,为沿线城市带来新机遇、注入新能量。
新引擎,深化区域协同发展。物流,是串联生产与消费、衔接供应与需求的关键桥梁。中欧班列不仅跑出了“量”的飞跃,更实现了“质”的蜕变。运输品类日趋丰富,服务功能持续完善,合作生态不断扩大。西安开行量突破3万列,郑州首创电商专列,武汉试点冷链运输,鄂尔多斯依托综保区实现“保税+快通”……一个个节点城市因班列而兴,一批批产业园区因开放而活,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
新桥梁,促进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欧班列为沿线国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贸易条件,“中国制造”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日用小商品等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走进欧洲市场;亚洲的泰国榴莲、老挝香蕉,欧洲的西班牙红酒、荷兰奶酪也跨越山海,成为中国百姓餐桌上的寻常美味。“进与出”之间,传递的是机遇,带来的是希望,中欧班列带动产业聚集与就业增长,绘就出一幅文明互鉴、梦想相连的壮美画卷。
故事日新月异,道路越走越宽。中欧班列的蓬勃发展,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推动互利共赢的缩影。站在新起点,未来,中欧班列定将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为更多国家和人民带来发展机遇与美好未来。(简艳、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