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一列试验列车缓缓驶入贵州兴义南站,标志着盘州市至兴义市高速铁路热滑试验圆满完成。这看似简单的一次列车行驶,实则是盘兴高铁建设历程中的关键节点,不仅意味着线路通过首次运行“模考”,更预示着黔西南地区即将迎来交通发展的全新变革,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加速键”。
速度飞跃搭建“时空桥”,出行体验全面升级。当试验列车稳稳驶入兴义南站,盘兴高铁完成热滑试验,这不仅是对线路的一次“实战演练”,更意味着贵州西南腹地的交通格局即将迎来质变。过去,从盘州到兴义,蜿蜒山路让行程充满颠簸,耗时良久;待高铁开通后,时间将大幅压缩。对于往返两地的上班族而言,清晨在盘州的街巷嗦一碗羊肉粉,上午便能抵达兴义开启工作;对热衷短途游的旅客,上午漫步在盘州的妥乐古银杏村,下午就能沉醉于兴义万峰林的峰林画卷。这缩短的不只是里程数字,更是打破了地理阻隔,让“朝发夕返”成为日常,让黔西南百姓的出行幸福感直线跃升。
经济脉动激活“发展链”,区域协作迈向纵深。盘兴高铁作为区域交通网络的关键一环,通车后将串联起贵州高铁动脉,让资源流通更高效。兴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能借助高铁更快走向全国市场;盘州的能源产业、制造业,也可借此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沿线乡镇如普安、晴隆等地,将依托高铁红利,吸引投资、发展特色产业,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阵地。人流、物流、资金流随着高铁飞驰而涌动,推动黔西南加速融入区域经济循环,为贵州西部崛起提供强劲动力。
文化交融铺就“传承路”,多彩文明交相辉映。黔西南大地,藏着多元而璀璨的文化宝藏,盘州的彝族火把节,兴义的布依族八音坐唱,还有马岭河峡谷的历史底蕴、丹霞山的人文气息。过去,受制于交通不便,这些文化瑰宝“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盘兴高铁即将贯通,旅客可一日之内穿梭于盘州古城与兴义万佛寺,上午感受彝族的热情奔放,下午领略布依族的细腻风情。沿线的非遗技艺如盘州剪纸、兴义苗族服饰制作,也将搭乘高铁“快车”走出大山,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让黔西南的文化魅力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生。
总而言之,盘兴高铁热滑试验的成功,是希望的起点,更是奋斗的新征程。随着后续工作的稳步推进,这条承载着黔西南人民期盼的高铁线路即将正式通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盘兴高铁将成为一条致富路、幸福路,为黔西南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让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龙书丞、杨鲤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