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分重量,多一分危险”,超限超载对公路设施和行车安全的危害不容小觑。为坚决遏制车辆违法超限超载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运输事故,福建泉州台商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大队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时段,采取“定点+流动”、“白天+夜间”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现场路域巡查+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模式,常态化开展治超行动,全力守护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开展路域巡查 筑牢安全防线
推行“执法+宣传”一体化巡查。在执法过程中同步开展普法宣传,向司机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超限危害与法规,将执法现场变为普法课堂,提升驾驶员守法意识。今年来累计发放传单152份,使省治超条例与科技治超政策广泛覆盖全区24家货运企业及从业人员。
强化重点时段管控。针对夜间、凌晨、午间等超限高发时段,组织开展“错时执法”“不间断执法”等专项巡查,打破时间盲区,并对多次违规车辆纳入“黑名单”实施重点跟踪。今年来共组织33次夜间错时执法行动,开展两轮为期8天的24小时不间断执法,累计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行为32起,彻底打消部分驾驶员的侥幸心理,牢固树立违法必查执法权威。
健全多部门联合巡查机制。与公安、交警等部门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对各重点路段开展常态化联合检查,今年以来,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检查31次,查处违法超限运输行为7起,显著增强执法合力与震慑效果。
建立重点源头单位周边巡查机制。加强对混凝土搅拌站、砂石厂等货运源头单位周边道路的巡查频次,从运输起点加强管控,有效遏制超限车辆出厂上路。
加强非现场执法 提升交通执法质效
创新“非现场+”处理模式,提升执法效能。依托车辆路面动态检车技术监控设备采集数据,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主动告知违法事实,并提供预约处理、上门送达等服务,方便当事人办理案件。违法信息共享至公安交警部门,累计抄告涉嫌违法信息148条,强化执法联动威慑。今年自张坂、后渚2个科技治超点启用以来,全区累计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47起,联合交警部门研判查处故意遮挡号牌逃避检测货车1部、报废农用车套牌案1起,有力推进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
强化数据分析与研判预警。充分利用系统平台数据和预警功能,采用“线上预警+线下布控”模式,精准识别超限行为规律和高发点位,为路面巡查布控和执法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智慧监管、精准发力。
保障执法公正透明,树立执法公信力。非现场执法系统自动生成包含称重数据、车辆照片、视频录像的完整证据链,确保每起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当事人可随时查询。通过定期曝光典型案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积极打造“阳光执法”。(完)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