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草鞋里的纪律课,一段急行军中的鱼水情 ——华农公管院学子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一双草鞋里的纪律课,一段急行军中的鱼水情 ——华农公管院学子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鲁网 2025-09-05 16: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巍巍井冈,层峦叠翠。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人民军队纪律精神的萌生地。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星火先锋队实践团在井冈山“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不仅通过理论授课追寻历史,更通过“学编红军草鞋”、“重走挑粮小道自做红军餐”等一系列沉浸式体验教学,在一针一线、一路一行中,深刻体悟了红军纪律的生成逻辑与深厚力量。

一针一线:编织艰苦朴素的作风之基

“稻草要浸水软化,搓绳要均匀用力,编织要紧密扎实……”8月20日,在草鞋师傅的指导下,队员们围坐在一起,开始了编草鞋的体验课。看似简单的工艺,实际操作起来却让这群“00后”大学生们手忙脚乱。粗糙的稻草磨红了手掌,不听话的草绳总是无法成型。

图为队员张燚编织草鞋

“我这才真正体会到‘草鞋没样,边打边像’这句话的含义,更体会到红军战士在物资极度匮乏条件下的艰辛与智慧。”队员崔语格举着自己略显粗糙的“作品”感慨道。从笨拙到熟练,从散乱到成形,一双双亲手编成的草鞋,让抽象的历史变成了具象的触感。

图为队员们认真编织草鞋

这堂“红军的草鞋”实践课远不止于手艺学习。基地老师郭媛在一旁动情地讲述:“当年,毛主席、朱老总就是穿着这样的草鞋,走遍了井冈山的崎岖山路。战士们自己动手编草鞋,不仅是解决穿鞋问题,更是在编织一种‘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生活作风。这种作风,正是红军纪律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情感起点。”队员们恍然大悟,纪律并非高高在上的条令,它始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源于一种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坚定选择。

一步一履:熔炼令行禁止的钢铁纪律

如果说编草鞋是静态的感悟,那么8月23日在马源村的“急行军”体验,则是一场动态的淬炼。头顶烈日,肩扛红旗,星火先锋队的队员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徒步前进。汗水湿透了衣衫,沉重的脚步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

“加油!跟上队伍!我们是一个整体,不能落下一个人!”队长李旻星不断回头鼓励落在后面的同学。途中,有人主动接过体力不支队友的负重,有人在一旁搀扶护送。没有抱怨,只有相互打气;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整齐划一的团队协作。

图为星火先锋队队员重走挑粮小道

这条小路,曾是红军挑粮上山的必经之路。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用身体感知,当年红军战士肩挑背驮、保障军需的艰难,以及在这种艰难行军中必须绝对服从命令、紧密团结的“铁律”。“‘行动听指挥’不是一句空话,”队员刘峥喘着气说,“在这样的山路上,只要一个人掉队或走错方向,就可能影响整个队伍的任务。我们今天切身体会了‘令行禁止’这四个字在战争年代的重量。”

一饭一蔬:品味群众纪律的生命之源

急行军的目的地,是马源村的老乡家中。在这里,另一堂更温暖的“纪律课”正等着他们——自做红军餐。队员们分组协作,劈柴生火、洗菜切菜、烧锅做饭,与老乡唠着家常,厨房里炊烟袅袅,欢声笑语。

饭桌上,是朴实的家常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得格外香甜。“老乡热情地给我们端上自家种的最好的南瓜与豆子。我们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给老乡尽可能不添麻烦。”队员刘思妤回忆道。

图为星火先锋队队员们和老乡亲切合影

这顿简单的红军餐,吃出了鱼水情深的真味。党的群众纪律在细微之处得以彰显并传承。它生动地解答了“红军为什么能赢得民心”——纪律,就体现在对人民利益的丝毫尊重与守护之中。这种纪律,使红军超越了旧式军队,获得了人民群众最无私、最坚定的支持,这是革命胜利最深厚的“源”与“泉”。

从编草鞋到急行军,再到自作红军餐,这一系列身体力行的实践,为队员们串起了一条理解井冈山时期纪律建设生成逻辑的清晰线索。

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红军的纪律不是在办公室里设计出来的,而是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严格的军事要求、以及争取民心的现实需要中一步步生成和强化的。它是生存的纪律、战斗的纪律,更是人民的纪律。正是通过编草鞋般的“自力更生”、急行军般的“令行禁止”、吃红军餐般的“秋毫无犯”,党的队伍才得以在井冈山站稳脚跟,发展壮大,并最终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一伟大治军原则的雏形。

此次践学之旅,是一堂深刻的纪律教育课。它让同学们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深刻感悟到全面从严治党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实践根基。大家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必将从井冈山的纪律精神中汲取养分,将艰苦朴素、团结协作、严守纪律、心系人民的作风带入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走好属于自己的新时代“赶考路”。  (通讯员:刘思妤)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