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荆楚大地一片丰收景象。当数千农民奔赴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秋收战役时,一支支身着“志愿红”的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零售店铺,他们以精准服务破解“农忙经营两难”,以创新举措打通“产销梗阻”,以长效机制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枣阳烟草用实干与担当,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了一幅“颗粒归仓、店铺兴旺”的金秋助农画卷。
精准滴灌,破解“农忙与经营”的时间困局
“刚从玉米地里回来,你们就到了,这时间掐得太准了!”湖北枣阳市太平镇张庄村零售户张鹏擦着额头的汗,对客户经理王勉竖起大拇指。这份“凑巧”的背后,是枣阳市局(营销部)提前三个月建立的“客情档案”——详细记录着每位农村客户的种植品类、农时节点、人力分配,如同为服务装上“导航系统”。
秋收时节,时间成了最金贵的资源。农村零售客户一头连着农田,一头系着店铺,稍有不慎就会顾此失彼。枣阳烟草以“精准滴灌”思维打破服务定式:客户经理把走访时间“嵌”进农忙间隙,中午12点至下午2点的“午休档”、傍晚6点后的“黄昏档”成了服务黄金时段,电话预约制让客户“说了算”;营销人员组成“助农服务队”,党员志愿者走进田间,抓住晴好天气帮老弱病残客户抢收玉米,让零售户既能安心下地,又能保证店铺正常营业。
“以前农忙时关店三天,少赚不说,熟客都跑了。现在客户经理帮着收玉米,生意也没落下。”太平镇湖河村的零售户王新平的账本最有说服力:今年秋收期间,他的店铺营业时间较去年增加40小时,卷烟销售额同比增长23%。数据显示,通过错时走访、田间服务、志愿帮扶等精准举措,辖区农村客户关店率平均下降35%以上,服务到位率始终保持100%。
产销搭桥,打通“丰收与增收”的变现梗阻
“10多亩的皇桃,朋友圈一发就卖光了,比摆摊快了好多倍!”兴隆镇零售户陈秀山看着空了的果筐,对帮他拍图推广的客户经理陈波连声道谢。秋收季的喜悦,常常会被“丰产不丰收”的愁云冲淡,烟草行业以“桥梁思维”架起产销对接的快车道。
图为客户经理帮助零售客户开展皇桃宣传
在枣阳市兴隆镇,烟草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在田间低头与皇桃果园。他们一边帮果农采摘装箱,一边举着手机直播:“家人们看过来,这是刚从树上摘的皇桃,甜脆多汁……”这场田间直播单场销售额突破3万元,让积压的皇桃成了“网红货”。枣阳市局探索的“直播带货+终端代销”模式,已帮助当地农户销售农产品超20万元,志愿者们不仅带销路,更教方法——从产品包装到直播话术,手把手培育农户的“网感”。从朋友圈推广到直播带货,从本地代销到全网分销,枣阳烟草搭建的销售网络,让辖区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真正实现“丰收即增收”。
终端蝶变,筑牢“当下与长远”的坚实底座
“狭小的店铺升级成超市后,卷烟、副食、土特产、农资分区摆得清清楚楚,来买东西的人比以前多了一半!”太平镇百佳评价超市店主贾军辉擦拭着崭新的货架,语气里满是欢喜。秋收时节的帮扶,从来不是“一次性输血”,枣阳烟草正以农网终端提质升级为支点,打造“服务三农”的长效平台,让乡村小店既成为秋收季的“补给站”,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细胞”。
(改造后的乡村小店店内布局环境)
在湖北枣阳,一场“农网终端焕新行动”正在乡间村落铺开。客户经理们带着设计图、卷尺和货架样品走进零售店铺,根据客户经营特点定制“改造方案”:对兼营农资的客户,划出“农具专区”并标注使用说明;对种植果蔬的客户,增设“新鲜直供”冷柜;对地处村口的客户,叠加“快递代收”“水电费代缴”等便民服务。从功能改造到理念更新,从单一销售到综合服务,农网终端的提质升级,正在重塑乡村商业生态。这些散布在田野间的小店,既解决了秋收时“卖难”“顾不上”的眼前问题,更通过标准化、数字化改造,为长远经营注入动能。正如枣阳市局主要负责人姜建军所说:“助农不是帮一次秋收就够了,把店改好、把本事教会,才能让他们年年丰收、岁岁增收。”
从田间地头的抢收身影,到直播间里的助农声浪,再到乡村小店的焕新面貌,烟草行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秋收的每个环节。这场跨越城乡的助农行动,不仅守护了“钱袋子”、“果篮子”的丰盈,更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基石。在希望的田野上,丰收的歌谣正越唱越响,幸福的画卷正越展越宽。(王勉)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