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亮起,银行卡里的余额、存折上的存取记录,承载着每个家庭对未来的期许——是父母辛劳的见证,是子女教育的保障,也是晚年生活的底气。然而,电信诈骗等金融风险如“隐形窃贼”,威胁着这份安稳。如何给客户一个“稳稳的幸福”,建行西安高新区支行以实际行动织密金融安全网,将反诈反假宣传与金融服务融入日常,成为群众身边的“金融安全卫士”。
聚焦厅堂阵地 宣传与预警“双管齐下”
“若不是看到宣传折页,我这几万元可能就打了水漂。” 回忆起此前的经历,一位客户仍心有余悸。当时他手持转账单准备汇款,网点厅堂内“警惕陌生账户转账”的宣传折页让他停下了脚步。经工作人员认真核实,对方所谓的“投资账户”实为诈骗账户,提醒客户及时回避“陷阱”,成功避免了资金损失。
如今,走进建行西安高新区支行各营业网点,金融安全宣传氛围扑面而来:宣传咨询台的折页因频繁翻阅边角微卷,大堂经理主动为办理业务的客户讲解最新诈骗套路,结合真实案例拆解 “话术陷阱”。“客户从被动接收信息,变成主动询问风险点,防范意识明显提高。” 柜员小李介绍,网点已将反诈提醒融入开户、转账、理财等每一个业务环节,用 “面对面” 的沟通筑牢第一道防线。
聚焦特殊群体 老年与学生“双线推进”
“摸一摸盲文点,用紫外线照一照安全线,就能初步辨别假币。” 在社区适老化防诈讲座现场,建行西安高新区支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队员手把手教老年人识别假币、防范诈骗。针对老年人易受“养老投资”“保健品理财”骗局侵害的特点,今年以来支行已累计开展25场专项讲座,覆盖上千人次。“以前总有人打电话推荐‘养老项目’,听了讲座才知道是骗局!”72 岁的李爷爷说,现在遇到可疑情况,他第一时间就会联系银行咨询。
除了老年人,支行还将金融安全知识送进校园:在高校,通过 “买卖银行卡案例分析”“校园贷危害问答” 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现场 “陌生链接不能点”“遇到校园贷要告诉家长” 的声音此起彼伏。
聚焦生活场景 便民与为民 “双接地气”
清晨的便民市场里,网点外拓人员穿梭在摊位间,向小吃店王老板递上宣传折页,“您平时收款要多留意假币,要是有人说‘投资能一夜暴富’,可千万别信!”王老板连忙点头:“之前收过假币,现在学了辨别方法,心里踏实多了。”
针对外卖骑手等新市民群体,支行在骑手取餐点设立临时宣传点,解答“信用卡逾期影响贷款吗”“如何维护个人征信”等实际问题;走进企业,为员工讲解征信维护知识,帮助大家树立理性消费观念。“以前爱超前消费,现在知道维护好征信对买房、买车很重要。”企业员工小陈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从网点厅堂到社区街巷,从校园课堂到企业场所,建行西安高新区支行始终以“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宗旨,将金融安全知识融入每一次服务、每一场活动、第一个人心中。金融安全无小事,我们将继续从日常做起,从身边人做起,把金融安全知识送到更多人手中,用责任守护群众的信任与温暖。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