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运圆满结束。7月1日至8月31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9.43亿人次,同比增长4.7%,创历史同期新高。
对于铁路部门来说,每一次暑运都是一场严峻的“大考”。今年暑期,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等多重客流叠加,出行需求旺盛。铁路部门科学调度、精准施策,交出的这份亮眼成绩单,既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见证了“流动中国”的蓬勃生机。
运力做加法,幸福远流长。应对“三流叠加”的出行压力,“运力充足”是保障出行体验的首要前提。今年暑运,铁路部门精准研判客流规律,打出“增能组合拳”,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330列,运力同比提升8%。渝厦高铁、中老铁路化身经济“大动脉”,郑州“米”字高铁网公交化开行,乌鲁木齐定制团体服务,昆明万象国际列车增量,铁路部门在列车运行图上“穿针引线”,把运力增长转化为群众的“出行安心”。
铁旅深融合,消费再升级。“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在西南,“高铁游”持续火热,川青铁路旅客发送量一路飙,黄龙九寨站以发送旅客15230人次创下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长三角“球迷专列”助燃赛事经济,闽赣7款计次票串联“山海画廊”……铁路将“昼游夜行”的诗意与“快旅慢游”的便捷深度融合。暑运期间,共开行579列特色旅游列车,带动沿线酒店、餐饮、文创等产业消费升温。铁路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让群众“游得尽兴”,更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服务再提质,出行更暖心。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铁路服务始终在细节处下功夫。扩大“高铁宠物托运”试点服务,解决旅客携宠出行痛点。试点“轻装行”服务,为旅客提供“门到站”“站到门”同城行李搬运服务,有效减轻携带大件行李出行的负担,乘坐火车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从呼和浩特东站智能温控的“清凉候车室”,到丰镇北站1分钟内快速完成重点旅客接送站登记、查询历史记录等服务的智能机器人;从武汉站“零换乘”接驳到中老列车三语“丝路漫游”服务,铁路以科技赋能诠释“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出行体验,让旅途既温馨又暖心。
一年一度的暑运大考,考出了铁路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也映照出一个流动不息、充满活力的中国。未来,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与服务的持续优化,这条“民生线”必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美好生活作出更大贡献,让流动中国的画卷更加绚丽多彩。(冉成、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