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来,在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项寨村吴营的一处桃园内,一个个饱满的鲜桃挂满枝头,承载着果农们增收的殷切希望。果农们穿梭于桃树之间,忙碌地采摘、搬运、装箱,构成了一幅繁忙而温馨的丰收图景。这片曾以传统种植为主的土地,如今因桃产业的蓬勃发展而焕发新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实践样本。
项寨村是黄台岗镇桃产业的核心区域。近年来,该村凭借土壤和气候的双重优势,大力发展桃树种植,构建了以水蜜桃、黄桃为主的多品种种植体系,总种植面积超过200亩,已成为周边地区最大的桃生产基地之一。
走进桃林,种植户王小军正带领十余名工人穿梭其间。他随手剥开一个纸袋,露出红润饱满的水蜜桃,果肉因汁水充盈而微微颤动,仿佛轻轻一戳便会裂开。工人们将摘下的桃子逐个检查后,小心翼翼地码放进果篮。谈及今年的桃子,王小军满脸自豪,“我共种植了二十亩桃林,今年的产量相当可观,约有15万斤。从果子开始生长时,我们便用特制的袋子逐一将其套住,这样既能防虫,又能防止病菌侵扰,产出的桃子个个香甜可口,且干净卫生。目前,这些桃子主要销往北京和上海等地。”
桃产业不仅让果农增收,更激活了乡村经济。在采摘季期间,桃园每天吸引周边50余名村民前来务工,人均日收入可达100元。“我每天在这里负责装桃子,一天能赚上百来块钱。这里的桃子香甜可口,深受大家喜爱。”村民潘大姐一边分拣桃子,一边说道。
宛城区黄台岗镇项寨村党支部副书记介绍,目前全村已有20余户村民种植桃树,总面积超过200亩。得益于科技赋能和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的助力,今年亩产高达7000斤,年产值预计超过300万元,较往年显著提升。“眼下,我们一方面积极组织群众有序开展采收工作,确保每一个成熟的桃子都能及时采摘;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引导合作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产销对接,让咱们村的好桃子卖出更好的价钱。”
黄台岗镇以桃为媒,持续释放特色产业动能。如今,产品通过冷链物流直供北上广等高端市场,并催生了采摘游、研学基地等新业态。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桃香四溢,正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图/王浩 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