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夜市活动火热启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02 16: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02 16: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夜幕降临,吾悦广场人声鼎沸,近日,丰县中医医院第二届 “岐黄夜市,健康凤城” 中医夜市活动火热启幕。这场集中医义诊、适宜技术体验、中药茶饮品鉴、中草药展示于一体的 “健康市集”,将专业中医药服务融入热闹夜市氛围,市民们或排队咨询义诊医师,或好奇体验艾灸、拔罐,或细品养生药茶,在互动中沉浸式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开启一场别样的健康之旅。

这场热闹的中医夜市,并非偶然的惠民之举,而是丰县中医医院深耕中医药文化传承、践行健康使命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医院始终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目标,让千年岐黄之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逐步提升县域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与接受度。

师承育人:守正创新筑牢人才根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医药的精髓,往往藏于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与思辨智慧中,而师承教育,正是传承这份宝贵财富的关键纽带。丰县中医医院深谙此理,积极搭建人才培育平台,依托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以贾仰春主任等经验丰富的名医为核心,构建起“名师带徒、学以致用”的培养模式。

2024年,医院精心举办中医青年骨干医生拜入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张卫华教授门下的拜师仪式。此后,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深入临床一线,学习辨证施治的精髓,参与疑 难病例讨论,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这种“临床带教+科研创新+服务提升”的闭环培养模式,让年轻医师在实践中快速成长。截至目前,医院已通过该模式培养出6名中青年骨干医师,他们既能熟练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解决临床难题,又能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优化诊疗方案,成为县域中医药发展的中坚力量。

校园启蒙:种下中医药的“种子”

“同学们,莲子能清心安神,生姜可散寒暖胃,这些常见的食材,其实都是治病养生的‘宝贝’呢!”在“岐黄校园行”活动现场,讲师们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搭配当归、枸杞、菊花等实物药材,为小学生们揭开中医药的神秘面纱。

“小小中药师”体验环节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起药材,观察纹理、闻辨气味,在触摸与感知中探索中医药的奥秘;“穴位探宝”游戏里,医师们用“合谷穴是‘止痛小能手’,按一按能缓解牙疼”、“足三里是‘养生要穴’,常按摩能健脾养胃”等通俗比喻,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记住穴位知识;“养生操大比拼”环节,孩子们跟着节拍舒展肢体,在轻快动作中体会“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中医核心思想。截至目前,“岐黄校园行”已走进多所学校,覆盖2000余名青少年,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中医药、关注健康的“种子”。

健康惠民:传递中医药的“温暖”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中医服务,还能学到实用的养生知识,真是太方便了!”参与“中医药就在你身边”健康巡讲活动的市民纷纷点赞。为了让中医药服务更贴近群众,医院组建专业宣讲团队,深入社区、商场、乡村开展健康巡讲。医师们结合季节特点与居民常见健康问题,讲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医调理方法,传授艾灸、拔罐等简易适宜技术的操作要点,现场为居民答疑解惑、辨证施治。

除了知识宣讲,团队还会在开展免费义诊、体质辨识等服务,根据居民的体质特点给出个性化的养生建议。2025年以来,“中医药就在你身边”系列活动已累计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不仅为居民解决了实际健康问题,更让中医药“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健康“管家”。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宗。未来,丰县中医医院将继续坚守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初心,立足群众健康需求,不断创新中医药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让千年岐黄之术在守护群众健康、推动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贡献更多力量。(图片由宋勉授权使用)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