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于8月28日在贵阳开幕,会期三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烈宏介绍,数据要素正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未来我国将加速建设高质量数据集,推动数据产业与人工智能发展,支撑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
刘烈宏指出,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导致数据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极大地推动了高质量数据集的构建,并加速了数据标注、数据治理、数据挖掘与分析及安全流通等技术的突破。
他谈到,我国发展数据产业具有多重优势:领先的数据基础设施、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丰富应用场景及政策支持。未来将提升数据资源供给能力,拓展重点领域数据应用场景,培育数据企业,优化数据产业布局,以此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我国数据产业在“十四五”规划期间迅猛发展,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超过了40万家,产业规模5.86万亿元。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2.26亿户,全国智算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刘烈宏称,下一步我国将提升数据资源供给能力,拓展数据在关键领域的应用场景,培育数据企业,优化数据产业布局,以此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董家禄介绍,贵州将大力发展以智能计算为核心的算力产业,同步培育面向行业大模型的数据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下一步将着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布局电子元器件、计算硬件制造、智能终端制造等领域,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近年来将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个被誉为“中国数谷”的西南省份,正持续深化大数据产业发展布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冬认为,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正为数据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张冬表示,中国移动将全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算力、数据、模型等更多样、更智慧的高价值信息服务,扩大优质数据资源供给,促进数据应用融通发展。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到 2025 年,基本形成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强调,制造业、交通运输、能源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要加快建立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产权确认,探索数据定价机制和价值评估体系,以充分释放海量数据价值。
国家数据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达到了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作者 樊菲菲 杨军 编译 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原文见8月30日中国日报旗舰版头版转5版,英文链接:https://enapp.chinadaily.com.cn/a/202508/30/AP68b23eb4a3102214d4fea991.html
8月30日,《中国日报》旗舰版5版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