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井冈红魂,传革命精神: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学子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探井冈红魂,传革命精神: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学子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来源:鲁网 2025-09-01 16: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让红色精神真正融入思想、镌刻于心,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青橙实践团以“行走的思政课”为重要载体,奔赴井冈山革命老区开展走访调研。他们用脚步丈量红色大地,用行动接续革命薪火,在实践中探索大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鲜活的生命力。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这片承载着中国革命初心的红色土地,天然蕴含着红色教育的基因。8 月,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青橙实践团踏上这片充满精神力量的革命老区,以“沉浸式体验+调研式学习”的模式,开启“行走的思政课”实践调研之旅。实践团成员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走访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黄洋界保卫战旧址、茅坪八角楼等红色地标,聆听老党员讲述烽火岁月中的英雄故事。在实地走访中触摸历史的温度,在调研交流中体悟初心与使命。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理论讲授,这场 “行走的思政课”以井冈山的红色资源为生动教材,让团队成员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党的历史、革命精神的理解,为后续思政教育成果的转化积累了丰富的一手素材。

图为实践团成员讲解“八角楼的灯光”革命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依托在井冈山的走访调研成果,实践团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将革命历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推动“行走的思政课” 从实践体验向成果转化迈进。团队凭借拍摄的红色影像、整理的革命故事、提炼的精神内核,由实践团成员担纲主讲,精心打磨出一套思政微课在线课程体系。课程涵盖“井冈革命历史”“井冈山精神”“革命老区新时代发展”“新时代青年追寻井冈山精神”四大主题,通过鲜活的案例、直观的画面,让红色精神可听、可看、可学。同时,实践团结合井冈山红色景点分布、历史事件脉络,设计出一条集“参观学习—实境教学—互动研讨”于一体的红色研学路线,为后续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实践方案。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大井村开展宣讲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井冈山红色老区开展团课宣讲

“行走的思政课” 不仅是实践团的研学之旅,更是红色精神传播的起点。实践团将在井冈山形成的思政微课体系与红色研学路线,积极应用于多个社区和中小学校,推动红色教育走进青少年课堂。团队成员走进社区,开展多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播放思政微课、讲述井冈山革命故事、组织红色知识竞赛等形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

图为实践团走进井冈山源头村调研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常州市邹区镇开展井冈山精神宣讲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杏塘村开展宣讲

从井冈山的红色沃土到中小学的课堂讲台,青橙实践团以“行走的思政课”为纽带,实现了红色资源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这份凝结着青春智慧与红色情怀的成果,不仅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更让革命先辈的精神跨越时空,成为激励青少年成长的精神滋养。(陈煜轩、李也、王艺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