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8月30日,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讲好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故事”为主题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31 15: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30日,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讲好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故事”为主题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宣部副部长王纲、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美国友人海伦·福斯特·斯诺的侄子埃瑞克·福斯特,英国友人柯鲁克之子、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德国友人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同为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马克力文、中国日报社资深记者聂子瑞等国际友人以及来自国际传播、斯诺研究等领域的国内外各界人士和高校师生共计150余人参加活动。

王纲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广大敌后战场和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是坚持抗战和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要感谢80多年前冒着枪林弹雨把中国的真实苦难和抗争故事传播给全世界的国际友人,他们不止于让世界“知道”中国,更在于让世界“理解”中国。要讲述好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故事,以历史为笔、正义为墨,用打破偏见的勇气、踏遍青山的笃行、双向奔赴的共情,传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穿越时空。欢迎国际友人带着客观视角,向世界展现我们发展中的真实细节,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鲜活、立体的中国。

何光彩在致辞时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埃德加·斯诺先生诞辰120周年。斯诺在燕园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客观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他用笔和镜头告诉我们,向世界说明真实的中国,架设心灵相通的桥梁,是永恒的时代需要。北京大学将继续发挥学术研究和人文交流的优势,传承斯诺精神,创新国际传播,推动更多沟通中外的平台建设,培养更多国际传播青年人才,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故事,讲好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同各界一道,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携手努力、增进理解、深化友谊,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傅莹、埃瑞克·福斯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范昀、柯马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托马斯·拉贝、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马海德之子周幼马、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先后作主旨发言。

傅莹表示,斯诺基于自己的体验和与中国领导人谈话的感受,写出《红星照耀中国》,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故事传向世界,吸引了更多国际关注。中国革命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带领人民摆脱贫困,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如何将中国的故事源源不断地注入世界的信息库,如何实现“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考验着新时代传播者的意志和能力。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讲述中国故事也是合作交流的过程,由叙事主体,也就是我国的政府和人民,与能够客观看待中国、支持中国发展建设的国际志同道合者们共同构建。中国对外交流的大门始终敞开,期待涌现更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播者。

埃瑞克·福斯特介绍了斯诺夫妇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的诸多帮助,表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应当铭记历史,也铭记那些曾向中国伸出援手的外国友人们。

柯马凯在中国出生长大,他强调要拿出自己的“话语”阐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纠正目前提到二战“很少讲东边”的片面情况。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有中国人民的贡献,中国战场也有国际友人的支持,为实现共同的反法西斯目标,团结友爱、并肩作战。

托马斯·拉贝的祖父曾在中国工作20余年,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救助了很多中国人,其撰写的《拉贝日记》就是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之一。托马斯·拉贝深情回顾了其祖父在中国的事迹,强调“和平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目标,也是我们所有人值得努力的方向”。

周幼马的父亲马海德,在抗战期间做了大量的医疗和联络国际人士工作,是第一个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国共产党、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周幼马建议成立国际友人研究机构,更好地学习抗战时期斯诺、拉贝、白求恩等国际友人的精神,铭记他们的贡献。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书记(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范昀(左四)、中国日报社副社长朱宝霞(右四)、国际友人代表埃瑞克·福斯特(左二)、托马斯·拉贝(右一),珍妮·克莱格(右三)、莎拉·斯图尔特(左三),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右二),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左一)共同启动项目。

活动期间,中外嘉宾共同启动了斯诺国际学者项目、“国际友人研究”数据库建设项目、“新时代斯诺”国际学者全球媒体采访计划项目。

中外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围绕“国际传播视角下的中国与世界”“数智化发展与国际友人研究”主题作专题分享。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日报社、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承办。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