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29日电(记者 樊菲菲)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于8月28日至30日在贵州省贵阳举行,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商广勇发布“浪潮云洲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平台基于创新打造的“数据链网融合技术体系(QID)”,通过“技术体系+规则机制”的深度融合,系统性支撑多主体数据安全可信流通与高效开发利用,为数据要素安全流通提供软硬一体化、分布式连接、全域互通、全流程可信等核心能力支撑,助力打破数据流通壁垒,推动数据要素价值转化。
打造数据安全流通的坚实基础设施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较“十三五”增长超一倍,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已进入从供给侧推动转向需求侧牵引、供需协同发力阶段,但仍存在数据共享难、数据使用不受控、安全可信环境缺乏、数据价值难体现等一系列挑战,数据“不敢共享、不愿共享、不能流通”等问题普遍存在,阻碍了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成为制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浪潮云洲“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作为“保障数据安全可信流通,支撑跨主体数据协同开发”的重要数据基础设施,以国家标准为指引,以创新研发的“数据链网融合技术体系(QID)”为支撑,融合高性能隐私计算服务、高安全数据沙箱技术、数据全链路安全态势分析、高精准数据跨域管控等可信管控技术,构建“存、算、管、治”4大核心安全域和1个运营管理域,具备软硬一体化、分布式连接、全域互通、全流程可信等核心能力,相关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
在此基础上,形成面向研发、生产、运营、管理、平台5大数据域的重点行业数据资源体系、数据产品体系和高质量数据集,进而面向行业打造集数据汇聚、治理、标注、验证、评测于一体的高质量数据集供给与运营体系,构建数据——模型互促共进的“数据飞轮”体系,助力模型能力提升。
面向政务、行业和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数据要素应用难点痛点,浪潮云洲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全力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机构的数据安全可信流通与开发利用。借助多技术融合手段,平台实现了数据安全保障与全链条可信追溯,彻底消除数据提供方对数据滥用、泄露的后顾之忧,破解 “不敢共享” 困境;创新打造“产品 + 服务”供需匹配机制,让各参与方清晰感知数据共享、服务输出带来的切实收益,充分激发主动共享意愿,解决数据 “不愿共享” 难题;构建数据接入转换与跨主体数据流通协同机制,通过统一数据目录和数据合约管控,实现跨主体数据的互联互通,攻克数据 “不能流通” 的难关。
商广勇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高质量数据集的需求非常迫切,不管是政府端,还是企业端,有大量的数据资产,可信数据空间未来将迎来一个爆发期。所以这个时间段推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意味着接下来将在这个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我们还会加大在可信数据空间高质量数据集方面的运营的探索,会帮助政府,帮助行业,帮助企业,更深的挖掘数据价值,赋能整个产业发展,”他说。
驱动多行业多场景数据应用实践
浪潮云洲“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精准聚焦政府、行业、企业等领域丰富应用场景,目前已在医保、通信、气象、高端装备等行业应用落地,其中医保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近日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
例如,在医保行业,平台构建起面向医保的新型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重点聚焦“医保 + 商保”应用,成功打造多层次医疗保障清分结算模式,实现 “一站式” 结算服务,推动医保理赔效率提升55%以上,助力商业健康险从传统的“经验定价”迈向精准的“数据定价”。同时,积极拓展“医保 + 金融”应用,构建综合信用评估等 AI 模型,成功落地银行信用评估与 “反诈”、两定机构融资服务等场景,提升核验效率40%以上,助力金融服务从“抵押依赖”转向“数据信用驱动”,极大提升医保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效能,为医保与金融行业协同发展开辟新路径。
在政务领域,平台已支撑构建了 2 个省级数据要素流通利用基础体系,广泛赋能电子证照、普惠金融、医保票据、诉求办理、房产交易等多个政务应用场景。源源不断地为政府、企业、行业输送海量优质数据资源,有效破解数据孤岛、隐私泄露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实现 30 余万群众个人信息的安全共享,大幅简化群众办事流程。同时,政务数据跨部门共享效率提升 36%,有力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可信流通与高效应用,全面促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为打造高效、便民的数字政府添砖加瓦。
未来,浪潮云洲将持续深化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场景拓展,从行业级解决方案向跨领域生态共建延伸,推动更多政务、工业、农业、金融等领域的数据“活”起来、“用”起来,助力更多主体打破数据壁垒、共享要素红利,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数据动力”,让数据要素真正成为驱动产业升级、服务民生福祉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