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29日电(记者 李梦涵)8月29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入选名单。"实景三维+"助力湖南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建设、实景三维赋能泥石流灾害智能防控等60个典型案例入选。
为培育实景三维中国多类型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实景三维中国应用生态,切实发挥空间地理数据要素保障效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组织开展了2025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征集。
征集活动共收到30个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数据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自然资源部有关直属单位申报案例166个。经过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60个典型案例。入选的典型案例覆盖了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决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服务数字文化建设和支撑数字生态文明6种应用场景。与上一年相比,今年征集的案例整体质量明显提升,入选的典型案例分布区域更加广泛、应用场景更加均衡。
据悉,近年来,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历经了试点先行探索、局部建设应用、全面部署推进、加快赋能应用四个阶段,取得积极进展。数据资源已成规模,地形级实景三维已覆盖全部陆地国土,正射影像覆盖全国22版,数字高程模型整体优化到优于5米格网,全国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进一步充实。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覆盖全国300余个地级以上城市。部件级实景三维数据按需开展生产。应用服务已成体系,形成了涵盖灾害防治、智慧安防、历史文化保护、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在线旅游等22大类、100余种应用场景,彰显了空间地理数据要素价值,积极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