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可:物联网赋能设计生产一体化,打造高效服装制造新模式

王亚可:物联网赋能设计生产一体化,打造高效服装制造新模式

来源:鲁网 2025-08-29 16:3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随着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成为国家战略重点,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全面提速。特别是在服装行业,个性化消费、快速市场响应以及绿色可持续生产,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在全球供应链高度联动、市场需求瞬息万变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模式、推动绿色制造,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一些企业率先探索智能化和设计生产一体化的创新路径,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正为中国服装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一发展潮流中,广州曼霖格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可以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前瞻性战略,引领企业在服装智能化生产领域持续探索。作为企业核心决策者,他不仅关注技术研发,更重视创新成果的落地应用。运营团队与其紧密协作,共同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升级,实现设计与生产的高度融合。王亚可主导研发了“基于物联网的服装设计与生产智能一体化管控系统V1.0”,系统以物联网为核心,实现从设计、打板、面料选型,到生产、质检、供应链管理的全流程智能化。系统能够将设计师创意快速转化为生产指令,同时通过数据分析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和排产计划,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推动企业绿色发展。

据王亚可介绍,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每一台设备、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状态都被精确监控,生产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大幅提升生产灵活性与市场响应速度。同时,设计端与生产端的无缝对接,使创意能够迅速转化为产品,缩短从设计到上市的周期。例如,在最近一次春夏系列服装生产中,设计师的初稿经过系统分析后,直接生成精准生产指令,面料匹配、裁剪排程和缝制工艺均被智能调控,整个系列仅用比以往减少30%的时间完成生产,实现了设计灵感的快速落地。王亚可指出:“技术创新不仅是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升级,更是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的革新。智能化系统让我们能够将设计理念与生产执行紧密结合,实现高效、精准、可控的生产模式。”

(系统在生产时的应用场景)

在技术落地的过程中,王亚可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前沿研究成果快速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持续优化智能系统,企业在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实现供应链透明化与绿色制造目标。系统可自动监控车间能耗和物料使用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节能潜力,并对生产计划进行优化,既降低成本,又减少碳排放。王亚可表示,这不仅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也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模式,为中国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当前,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亚可所引领的智能化实践与政策方向高度契合。通过大数据与物联网的应用,企业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态,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系统可以根据不同销售区域的消费偏好和销售数据,提前调整生产计划,实现“按需生产”,减少库存积压,同时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王亚可指出:“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是推动中国制造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持续创新,我们希望在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未来,王亚可和运营团队将持续深化智能化应用,探索人工智能预测、虚拟仿真生产、智能质检等功能,构建全链条智能生产生态。系统将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生产流程,提前发现工艺瓶颈和质量隐患,确保每一件产品从设计到生产都精准可控。他强调:“创新没有终点。我们希望通过技术驱动,将企业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化服装企业,为行业提供更多解决方案,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运营团队负责人补充道,智能化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工具,更是推动整个行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从“基于物联网的服装设计与生产智能一体化管控系统V1.0”的研发落地,到设计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全面实施,王亚可和团队以创新为引擎,推动服装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精细化迈进。在全球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他们的实践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也为中国服装行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与新动力。正如王亚可所言:“科技让未来可期,创新让行业焕发新生机。”

在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王亚可和团队用创新实践诠释了技术驱动发展的力量,也为中国服装企业树立了智能化、绿色化、精细化发展的新标杆。未来,随着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深化与推广,整个行业必将迎来更高水平的数字化转型,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满足新时代消费需求提供坚实支撑。(章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