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贵阳一中校园内,贵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市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联合开发的SomaSeek具身智能平台进入紧张调试,预计新学期将投入使用。
AI备课助手3分钟生成融合VR/AR的跨学科教案;基于千人千面学习路径定制德智体美劳融合方案;机器狗24小时安全巡检,跌倒识别与火灾预警响应达秒级……此类的技术场景正逐步成为校园普及与应用常态化。
SomaSeek具身智能大脑
“这套整合‘智能硬件+工业软件+数据中台’的体系,以群体具身大脑调度20+设备协同,本地化部署保障数据安全,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育本质,全面赋能‘四减五育’。”贵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AI事业部负责人卢宸介绍,该大模型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教育场景的实际价值,通过四足教学机器人、化学实验自动化设备与AI教学系统的协同,实现了“教-学-评”全链路数字化。
作为全球首个支持跨形态、跨场景、跨终端的群体具身大脑系统,SomaSeek具身智能平台基于全球领先的群体具身大脑系统构建核心竞争力,协调各终端同时作业完成复杂任务。为K12教育、大学及科研机构、垂直应用场景开发科技企业及家庭用户带来全场景智能解决方案。
“针对科研机构与科技企业,SomaSeek具身智能大脑提供的模块化开发套件能将机器人研发周期缩短50%以上。”卢宸说,SomaSeek具身智能平台在人力资源领域,招聘、培训、人才管理同样表现优异,通过智能化优化助力企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在康养领域,构建“监测—干预—服务”闭环体系,推动行业从基础照护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型升级。
据了解,该系统实现了跨本体兼容能力支持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桌面机器臂等多类型设备协同作业,打破传统机器人“信息孤岛”限制;具备22步超长任务规划能力,决策成功率较国际主流模型提升近一倍;通过多模态感知与实时反馈机制,构建“感知-认知-决策-行动”完整闭环等三大技术突破。
“接下来,将持续深化具身智能技术的进化能力,通过前沿数据集迭代训练,持续扩展SomaSeek系统在更多场景的行业应用,聚焦于增强AI的协同决策和持续学习能力,以科技赋能生命成长,构建更广泛的智能化生态。”卢宸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