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治理到日常生活,“法”无处不在。近年来,湖北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立足地域特色,积极构建“普法”多元体系,将法律知识从“纸面条文”转化为“身边故事”,让群众在“转角”处便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与力量,助推法治烟草建设不断走深走实。
“茶摊式”普法,让学法更亲民
在竹山县麻家渡镇,一杯杯飘香的秦巴山茶正成为普法的“新载体”。活动现场,市管员们热情地为过往行人递上一杯杯热气腾腾的秦巴山茶,在茶香弥漫中,法律问答环节正式拉开帷幕。
与此同时,手持宣传手册的讲解员操着一口地道的方言,生动地讲解着“真假烟鉴别”的实用技巧以及防范卷烟调包的方法。群众们一边品尝着山茶,一边饶有兴致地聆听讲解,原本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变得通俗易懂,法律条文在氤氲茶香中变得生动可感。
图为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真假烟鉴别技巧
普法不仅“送上门”,更“接地气”。继“法治茶摊” 收获热烈反响后,市管员们迅速行动,在竹山桃花源广场摆起“普法小摊”,面对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假烟维权、卷烟经营规范等关切问题,市管员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现场答疑解惑,耐心细致地给出专业解答与应对策略,让群众听得进、用得上。
“指尖式”普法,让学法更便捷
“手机上答题,守店空隙就能学法!”不少零售户由衷感慨。如今,他们只需轻点手机,通过“中国普法”公众号就能便捷参与线上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这种“小快新”的学习模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充分利用零售户的碎片化时间,极大激发了大家的学法热情,让法律学习不再枯燥,随时随地轻松开展。
图为市管员为零售户“指尖”普法
为进一步拓宽普法渠道,竹山县局的客户经理积极作为,依托微信群、公众号,定期推送精心编制的“普法指南”。创新采用三句半、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法律知识,还结合真实诈骗案例,生动形象地提醒零售户守好自己的“钱袋子”,增强防范意识。
“指尖式”普法的推行,真正实现了普法“指尖可达”。零售户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法律知识,让学法用法变得触手可及。
“田间式”普法,让振兴更有力
在烟田边,市管员们深入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方言为烟农解读种植合同条款。烟农老张在仔细聆听后,小心翼翼地将合同折好放进衣兜,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说道:“白纸黑字写清楚,种烟才有底气!”这样接地气的普法方式,让烟农们对合同内容一目了然,切实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也为烟叶种植产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为维护烟草市场秩序,竹山县烟草专卖局与公安部门紧密协作,全力深挖涉烟犯罪链条。近年来,双方协同作战,成功破获多起涉及烟叶案件。通过精准打击,有效遏制了涉烟违法活动的滋生蔓延,守护了本地烟草市场的正常秩序。
图为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
从烟田劳作现场到案件侦破一线,法治力量贯穿始终,成为竹山县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坚实基石。“田间式”普法不仅提升了烟农的法治意识,更通过严厉打击涉烟犯罪,为烟叶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乡村振兴稳步前行。
履职担当、深化普法,积极助力全民守法,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正在建设法治国家、贡献烟草力量的路上循法而行。未来,这股“润物无声”的法治力量,将继续在秦巴山间绵延生长,让更多人在“转角”处与法同行,共绘和谐新图景。(图片由郑婕妤 李祥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